明洪武 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 洪武時期的青花瓷器以元代晚期為基礎而發展,隨著時代的遞嬗,審美觀念與製瓷人員都有所異動,使洪武青花瓷呈現迥然不同的風格,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大碗即是典型的作品。
此件大碗的口沿朝上為直口狀,器壁向下傾斜並且逐漸收窄,碗底圓收,其下具有圈足。它的胎體白中帶灰,釉色乳濁微泛灰青,是洪武青花瓷器的胎釉特徵。而其表面紋飾顏色深藍,顏料積聚處有黑疵斑點,顯然如同元代晚期,以蘇麻離青料繪畫而成。
瓷碗內外皆有紋飾。碗的內部以細弦紋作分界,口沿處用細筆勾勒捲草紋,側壁繪畫纏枝菊花;碗的外表也用細弦紋為界,口沿是帶狀菊花紋,腹壁圖繪纏枝蓮紋,碩大的蓮花呈側視或俯視狀,以波狀曲折的枝條相連,下方以壼門紋邊框作襯底,框內填飾花卉,足墻環繞一圈方轉式的回紋。
雖然此器的鈷料與元代相同,表面沿襲著元代的花卉題材及裝飾性線紋,並且傳承了元代晚期以邊緣留白的方式來突顯層層疊疊或緊密相連的花瓣。但是花朵和葉片的形狀工整,枝梗粗細均勻,已經不見元代大筆描繪法的灑脫與酣暢,取而代之的是細膩的描畫與拘謹的風格。
類似的器型與紋飾亦可見於江西省景德鎮珠山官窯遺址的出土物中,是洪武時期的代表器物之一,提供讀者鑑賞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