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8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創業是個圈

丹麥物理學家帕.巴克(Per Bak)曾在《自然機理》(How Nature Works)一書中提出一個關於「聚沙成塔」的有趣問題:一顆顆的沙粒為什麼無需任何黏合劑,就形成一座龐大而穩定的沙堆?物理學家如此回答:如果我們把沙粒在顯微鏡下放大,每一顆都是形狀不一的不規則立方體。他們彼此之間產生的摩擦力與重力互相牽引,讓一顆顆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小沙粒,最終形成了巍峨可觀的自然奇景。

然而,當下大陸的創業現狀卻令人憂慮,在政策那雙「看得見的手」的推動下,創業企業猶如一場狂飆突進,眾創空間、孵化器、投資機構如雨後春筍,創業者與創業型企業迎來井噴式增長。但是,在政府配套資金的扶持下快速孵化複製的「創業企業」難有創新,創業者投機傾向強烈等等問題已經慢慢浮出水面。

為了避免社會資源浪費,對於創業,有如下五個建議:

1、化創業導向為創新驅動

創新與創業是相互推動的關係。沒有創新的創業往往進入壁壘低,極易模仿,從而導致難以獲得競爭力。而創新,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商業模式創新都能夠為創業企業帶來競爭優勢。因此,應該更加鼓勵創新以及對於創新成果的商業化,而不是直接鼓勵創業。

 

2、化政策推動為行政鬆綁

當下的創新創業熱潮,出現了許多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往往通過一定的管道以補貼或減免稅收的方式呈現。這樣的政策導致能夠獲得幫助的企業是有限的,更有可能帶來尋租(競租)的空間導致事與願違。事實上,對於廣大創業企業,更加應該給予的是政策的鬆綁,從開辦過程、稅收政策等方面大幅度精簡流程。

 

3、化資金扶持為生態互動

伴隨著優惠政策的,是各地提供的各類扶持資金。而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應該具備盈利和生存的能力。對於政府而言,鼓勵生態圈的各種力量平衡發展,鼓勵加強各種力量之間的互動,提供各類資料、資訊、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扮演好「服務員」的角色而不是成為一線的「指揮員」。

 

4、化全面必修為專業滲透

創業生態圈的核心是創業者。而創業者從哪兒來呢?可以通過各地高校開設「創業必修課」來進行批發嗎?創業是十分強調實踐和體驗的,對於缺乏社會經驗、人生閱歷和必要資源的大學生,通過必修課培養創新意識的意義遠大於鼓勵大家放下課本盲目創業。更荒唐的是,如此多的大學從哪裡尋找那麼多講授創業課程的教師?於是,不懂創業的教師在台灣範圍內教那些沒有創業衝動的大學生學習如何創業!事實上,有選擇的在一些學科方向開設創業選修課是有必要的,這是為了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嫁接商業技能。

 

5、化短期運動為長期積累

創業生態圈的各種力量相互促進、相互推動。依靠短期的推動只能帶來運動式的熱鬧和資源的浪費。我並不否認在近兩年的雙創熱潮中湧現出的一些「明星企業」和「明星創業者」。然而,在排除移動互聯時代本身由於技術進步推動,而產生的創業企業外,又有多少企業是在這兩年產生的,這些企業中又有多少是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能夠創造價值的?當我們看到95後明星創業者用投資人的錢瘋狂購物,遍地打著P2P社交借貸(Peer-to-Peer Lending)旗號圈錢的騙子橫行,大量沒有資源沒有創意沒有具體方案的創業者,空有一股發財熱情,我們必須疾呼,是時候讓「創新創業」回歸理性的思考!

 

創新創業,不該是「圈套」,而是一個「圈」,是一條「小火慢燉、循序漸進」的發展之路。政府的力量應該是一款隱性的黏合劑,任微小的沙粒慢慢聚集,累積成一座高塔;而不是過度干預,成為沙堆分崩離析的那雙手。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