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不只是一種穿著文化,也是一種獨特的設計美學。近期展開的兩檔重量級特展,為我們回顧了英國的亞歷山大.麥昆、法國的香奈兒這兩位時尚大腕的劃時代經典之作!
法國CHANEL是全世界最知名的時尚品牌之一,無論是歷久不衰、屢有新意的格呢套裝,或是傳揚超過半世紀的香水,還是以山茶花為創作靈感的珠寶等配件,都早已成為巴黎時尚代名詞。
但這個品牌究竟如何崛起,達到如日中天的地位?其實一切,要從香奈兒女士於1910年在巴黎開設第一家帽飾專賣店開始說起。
香奈兒女士在幼時母親過世後,便被送進孤兒院,為了自食其力,後來陸續在商店當起店員,也在小酒館擔任駐唱歌手,後來更開始朝向衣飾設計發展。
雖然以時裝設計改變了全球女性穿著審美觀,但香奈兒最早其實是以製帽起家,1910年在巴黎康邦路(Rue Cambon)開出第一家帽飾專賣店後,又前進法國西北部與西南部的時髦海濱渡假城市多維爾(Deauville)、比亞希茲(Biarritz)等地開出更多專門店,讓她逐漸累積實力,進而拓展她的服裝設計事業。
不過由於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爆發,1939年她被迫暫停時尚事業,直到1954年戰後復甦才再重返時尚圈。當時她延續1920年代即提出的簡約主張,並隨時代演進呼應消費者對穿著的需求,除以套裝席捲全球目光,再次重新定義時裝的當代女性特質,也體現她同時將舒適、實穿、簡單、時尚融為一爐的功力。
為時代新女性發聲 打破服裝束縛
香奈兒女士獨到之處,在於她在當時男性主宰的世界中為女性發聲。她是最早為自己而設計的時裝設計師,打造符合獨立自主新女性需求的時裝,並將現代女性的渴望融入設計當中,而非以男性眼光來塑造服裝。
在她橫跨60年的創作生涯中,除了讓時尚設計變成一種專業、事業,也營造了所謂的香奈兒風格。她將一生獻給時尚,不斷創造、精進,讓女性既能穿出優雅時髦,同時也能行動自如,還能展現奢華與獨特感,創造出歷久不衰的經典面貌。
在20世紀初期,女性服裝正處於關鍵轉變期,一方面人們依然崇尚豐胸細腰,因此被束腹、繁瑣細節與禮教所束縛。但是這樣的服裝穿來既不舒適,更不方便靈活移動。
香奈兒的設計開始將女性從這些桎梏中解放出來,甚至將男裝的西服元素與面料也融入女裝,利用剪裁與布料特性,而非束腹襯裙,來塑造女性曲線。她的設計奠基於功能與舒適,同時融合時髦與優雅,抓住並反映女性的需求與渴望,創造令人嚮往的美感,這也是她對20世紀時尚的最大貢獻。
優雅簡練 開啟低調奢華美學
從她非常早期的作品,就可看出精準剪裁與極簡線條的流線輪廓,與當時時興的繁複裝飾風格形成強烈對比,也為她的設計哲學奠下明確的基礎。在這樣的理念下,她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發展出讓人一眼就能辨識的強烈風格,簡約的線條、具垂墜感的布料、簡單但具質感的用色,為她吸引了一眾注重低調奢華的顧客。
簡單,不一定就缺乏魅力。香奈兒開創了一種奢華低調的性感面貌,無須繁複、賣弄或裸露,她創造的晚裝就能既創新又不褪流行,藉由拿捏比例與材質,讓女性適當展現曲線,但又不流於俗套,讓優雅、自由、簡單可以並行不悖。
比方她在1926年推出的「小黑裙」(Little Black Dress)後來便成為不朽經典,她以黑色絲質雪紡紗抓褶,加上綁帶與罩衫,就成為舒適又能展現個性的搭配,這個概念隨後貫穿在香奈兒的創作當中,形成一系列不同變化的「小黑裙」,甚至也延伸出「小黑外套」(Little Black Jacket),至今仍是經典款式。
她在個人創作晚期的晚宴服,也為她名留青史,從1950末期以降,以套裝為基底發展出一系列適合參與晚宴的服裝,將日裝概念延續至晚裝,融入獨特織品面料,營造出奢華精緻質感。
多角化經營 打造時尚精品王國
香奈兒品牌發展至今,另一可觀之處,就是藉由跨界與多角化經營,將時尚變成一門好生意。她從很早就與藝術圈與演藝圈跨界合作,為她打開更多能見度。
她與很多1920年代興起的現代主義藝術家交好,由這些前衛創作汲取養分,使她的視界與見識不同一般。包括作曲家與指揮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俄羅斯芭蕾舞團創辦人狄亞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詩人與導演尚考克多(Jean Cocteau)、知名畫家畢卡索等人都在她的朋友圈,她甚至還曾為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舞劇《藍色列車》設計戲服。
好萊塢影業大亨山繆.戈德溫(Samuel Goldwyn)為吸引女性觀眾入場觀影,也豪擲重金邀請香奈兒女士每年兩次飛至洛杉磯為他旗下明星搭配服裝,以讓她們在螢幕上下都能穿上人人嚮往的「巴黎時尚」,並減少影片拍攝期間至上映之間的流行落差。這段鮮為人知的合作,開啟歐洲大牌設計師與好萊塢攜手的先河。
而敏銳的市場嗅覺,也為高級時裝品牌注入更多現代經營手法。像是1921年推出經典的五號香水(N°5),不僅以感性味覺傳達她對時尚的概念,更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百年歷史香氛之一。除了半世紀前就已因性感偶像瑪麗蓮.夢露而聲名大噪,近年更與妮可.基嫚、布萊德.彼特、瑪莉詠.柯蒂亞等知名影星合作代言,據估每30秒就會賣出一瓶,躍身該品牌發展配件系列的最成功例證。
她在1924年開創的美妝系列,以及1927年開創的保養系列,同樣亦是絕佳配件經營案例。另外像是1950年代推出的2.55手提包、雙色鞋,也都成為了時尚史上的配件經典。
百年回顧 為觀眾回顧不朽經典
為完整呈現香奈兒的崛起過程及其創作具有的劃時代特質,巴黎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與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A)便在近期共同策劃了一檔香奈兒大展,精華包括能遠溯至1916年、現今尚存最古老的香奈兒服裝之一,以及1924年香奈兒女士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藍色列車》舞劇所設計的戲服,還有為好萊塢影星洛琳.白考兒(Lauren Bacall)以及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操刀的服裝,加上在時裝史上具革命性地位的晚裝系列,以及1971年告別時尚圈的最終回作品等。
展覽聚焦10大主軸,為觀眾呈現她在布料運用、剪裁、打版塑型等面向的創新,也細細回溯這位經典人物為當今時尚產業所奠下的基礎,以優雅品味對女性穿著產生至今不墜的影響力。
本展還有另外兩大特點,成為其他香奈兒特展較少著墨的重點,首先是策展團隊針對香奈兒設計中的英國元素抽絲剝繭,解析她受到英倫文化啟發的細節,像是對於斜紋軟呢(Tweed)等織品的運用,以及與英國Huddersfield地區紡織廠的合作。原來,香奈兒女士在與西敏公爵二世休.格羅夫納(Hugh Grosvenor)長達十年的戀情期間,讓她在蘇格蘭首次發現了這種羊毛面料,也形成了她對這種斜紋軟呢的終身熱愛。
另外,展出也重現了她在1932年接下的唯一珠寶原創創作—為倫敦國際鑽石公司(International Diamond Corporation of London)推出的Bijoux De Diamants系列,除讓展出陣容更形豐富,也讓觀眾在主題性的展示中全覽香奈兒的發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