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盛世王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藝術成就卓越,陶瓷作為古代重要的工藝,也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出全新的風貌,以白瓷、黑釉瓷、青瓷、三彩器及加彩器為主要的品類。
一、唐白瓷
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礎上,降低胎體和釉料裡的鐵含量而發展起來的,胎土經過淘洗精煉而成白色,胎質不佳者敷上一層白色化妝土,表面施加透明釉,經高溫燒製而成。
最早的白瓷出現於北朝晚期,以北齊范粹墓的出土物為代表,隋代逐漸成熟,許多高規格墓葬如李靜訓墓、張盛墓及姬威墓等,都有白瓷的身影,是隋代王公貴族雅好的器物。
唐代白瓷更加興盛,窯口大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北方地區,以河北邢窯最著名,造型既有碗、盤、壺、罐等日常器具,也有受外來金銀器影響的創新品類。例如圖一為唐代白釉雙龍柄瓶,造形呈盤形口、束頸、腹部略深之狀,肩部連接一對龍形壺柄,龍首雙雙朝下,張口銜住瓶口邊緣,是從早期延續下來的外來器形。
唐代白瓷有粗細之分,此器的胎質較粗,含有雜質,釉色灰白,透明度低,屬於唐代白瓷成熟前的過渡現象。
二、唐黑釉瓷
黑釉瓷的燒成原理與白瓷相反,在釉料裡加重鐵含量的成分,即可燒成黑釉。黑釉瓷始見於東漢中晚期,東晉時期逐漸成熟,經過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到了唐代持續生產。
唐代黑釉瓷器的產地可見於河南、陝西、山東、山西等地,器型品類有碗、盤、壺、罐、盒、燈等等,以日常器用為主。例如圖二為唐代的黑釉水注,此器的口沿外敞,頸部粗短,肩部窄而向下傾斜,腹部略深,底部平,肩部一側附加短流,另外一側具有弧形曲柄,胎體頗為厚重。
水注表面罩上一層黑釉,施釉不及底,顏色深沉溫潤而有光澤。除此之外,唐代黑釉瓷裡還有加飾天藍色或月白色斑點的品類,俗稱「花釉」,造型以腰鼓和壺罐最常見,也是唐代黑釉瓷的特色之一。
三、唐青瓷
青瓷是因胎釉之中含鐵,經高溫還原焰燒製後,表面呈現青色或黃綠色的品類。青瓷創燒於東漢,經過三國、兩晉及南北朝的發展,其間雖然一度式微,仍在唐代逐漸復甦起來。
唐代青瓷產地集中於南方,以越窯最著名,產品的呈色和質感都比以前進步,尤其是上林湖地區採「一物一匣缽」的方式裝燒,匣缽用瓷土製作,並用釉料密封,使瓷器在強還原氣氛中燒成,史稱「秘色瓷」,為越窯中的精品。
例如圖三為唐代的青釉八稜淨瓶,此器由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造形呈直口、長頸、溜肩、鼓腹及圈足之狀,器身有八角稜線,表面施青釉,釉色青綠明亮如湖水,稜線部分因流釉而露白,是唐代秘色瓷的特色。
其他青瓷產品雖然未達秘色瓷的標準,但是胎體灰白,釉色青綠,表面以刻花或線刻技法裝飾,仍然具有共同的時代特徵。
四、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裡最讓人驚豔的品類,它以漢代鉛釉陶為基礎,在胎體部分用高嶺土含量較多的白色黏土製作,或於粗胎表面施加白色化妝土,先經高溫燒成白坯,再施多色釉料,低溫燒製。
唐三彩表面的釉料以銅、鐵、錳等礦物作為著色劑,故能燒出多種不同的顏色,而釉料以鉛為助溶劑,流動性強,各色釉料因流動而彼此互相浸潤,呈色絢麗多彩。
例如圖四為唐代的三彩三足壺,此器呈敞口、短頸、豐肩、鼓腹之狀,底下具有三足,表面施加綠、黃、褐之鉛釉,彼此流動交融,十分華麗。壺腹黏貼數枚模印貼花,運用貼印工藝與多色釉彩互相搭配,豐富器表的變化。
五、唐加彩
加彩器的歷史可以溯源到東周時期,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的發展,以加彩灰陶為主,到了唐代則可從胎體表面是否施釉而分為釉面加彩和陶胎加彩二類。
釉面加彩是在單色釉上添加彩繪的器物,釉色與彩飾的組合形式很多,以隋代至早唐時期的黃釉加彩最常見。陶胎加彩則是在素燒過的陶坯上面彩繪顏料,豐富器表呈色。
例如圖五為唐代的加彩仕女俑,女子頭上頂著蓬鬆的髮髻,臉龐圓潤,體態豐腴,身穿低胸內搭衣與寬袖長衫,足蹬翹頭鞋,身軀微微側傾,器表塗繪紅、白、藍、黑、黃等顏料,表現女子的衣著髮式。
由於彩飾部分並未經過二次送燒的工序,會因時間久遠而剝落,是唐代加彩人物俑與動物俑的常見現象。
唐代陶瓷在過去的基礎上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黑釉、三彩及加彩等品類也持續發展,展現蓬勃多元的大唐氣象。下期將以唐三彩為主題,從器形分類的角度介紹它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