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最大的議題無非是「新冠疫情」帶來經濟影響,其中最大的改變,即是消費者購物行為已從線下到線上,整體帶動電商平台營收大幅成長;反觀線下實體活動則是明顯受到衝擊,最直接的「服務產業」該如何深蹲後再出發,加速邁向創新轉型之路呢?
隨著疫情逐漸和緩,消費的客群會回流嗎?本期【封面故事】「服務心動力」來談談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服務業」,在這波危機中首當其衝,如何重拾生機與商機,歸零再出發。
資深媒體人李悅華以全球服務案例來說明,從航空、飯店、餐廳的創新服務做分享,未來不只是經營方式要有彈性,服務模式也得推陳出新。例如:引進防疫科技,將旅店的服務機器人,變身為旅店服務的「防疫利器」,提高顧客的安心感。
輔仁大學教授蕭富峰則以台灣飯店業者共同攜手「抱團」合作為例,本著「團結力量大」的思維,在聯合三個集團旗下的三十家飯店發行通用券;這樣破天荒的破框合作,利用危機做創新行銷,拋開競爭情結,不計較個別得失,一同度過疫情難關,希望能有機會讓業績逆勢成長。
7月適逢《震旦月刊》49週年慶,為回饋讀者多年來的支持,除每月提供心靈知識外,疫情後居家辦公機會增加,我們關心您在家上班的健康問題。即日起至7月底止,只要加入震旦集團網路會員,就有機會抽中「除濕機」、「人體工學電腦椅」、「保養組合」,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健康久久、幸福久久。
《震旦月刊》主編
蘇美琪 Maggie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