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肌少症被視為老化社會中潛藏的高風險病症,近幾年「養肌」成了新興的健康促進議題,由於肌少症是50歲以上常見的病症,肌肉質量與肌肉力量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流逝,不論是身體的平衡、步態的穩健、手部的握力等均會逐漸變差,影響日常正常生活,嚴重者易因跌倒而導致骨折等併發症。
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IOF)研究資料顯示,人在步入40歲之後,肌肉質量每10年平均以3%-8%的速率在損耗,到了60-70歲時,肌肉組織損耗的程度更為嚴重,70歲後,平均以每10年下降15%的比例快速下滑,而且一旦流失就難恢復。
何謂肌少症?
台北振興醫院復健部運動復健科主任陳建成醫師表示,依照2019年亞洲肌少症工作組(AWGS)對於肌少症給予最新診斷標準,診斷時以「中軸肌肉量」視為必要條件,而「肌肉力量」與「肌肉功能」若有其中一項有下降,便可診斷是否罹患肌少症;一般民眾較易觀察的小腿圍,則是導入社區篩檢概念,透過簡單易觀察的方式,希望早期篩選鑑別是否有高風險個案。
陳建成醫師表示,肌少症的本質乃因「肌肉萎縮」削弱人體的力量,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虛弱長者因步態不穩或無力,即使在熟悉的家中,仍常因為視線不佳或步態蹣跚而被家具絆倒,而這一跤通常都摔得不輕,被發現時常見臀部或腿骨已出現骨折現象,探究最終的原因可能是來自於肌少症作祟。
然而肌少症是不易被察覺的老年性綜合病症,難以透過常見的血液或尿液檢查發現,最重要的警訊是骨骼肌肉質量與力量流失且身體機能下降的特徵,其中虛弱、殘疾與死亡是三項關鍵觀察指標。若合併骨質疏鬆更易引發高風險骨折發生率,一旦造成髖關節骨折,死亡率將高達20%,儼然成為新一波致死危機。
以往許多病人認為男性的肌肉組織可以夠一輩子使用與消耗,因此男性較女性不易有肌少症困擾,但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睪固酮分泌減少,肌少症的盛行率不見得比女性低,甚至年齡愈大的男性罹患率幾乎達三分之一,千萬不可以輕忽。
肌少症的臨床表徵會出現平衡與站立障礙、體重或體脂肪降低、握力或爆發力不足、下肢無力造成跌倒等情形。除了影響身體基礎功能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堆積,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等併發症外,也會讓人的認知及情緒等社會功能產生障礙,降低生活品質,最終甚至減少預期壽命。
造成肌少症的5個主要因素(資料來源:陳建成醫師整理)
久不運動:久坐、臥床等活動量減少甚至不活動,會成肌肉流失萎縮。
營養失衡:老年人由於牙口及嗅、味覺不良,且對於食物選擇有所偏差,易導致營養攝取不良。
炎症:身體發炎時,往往會活化人體分解蛋白質,導致肌肉流失增加。
賀爾蒙失衡:如生長激素、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胰島素減少,會影響蛋白質的同化與分解異化作用。
其他病理因素:身體在承受嚴重壓力時,如癌症、糖尿病、慢性心臟衰竭、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等疾病,會增加肌少症的發生率。
養肌蓄銳的四大飲食對策
面對肌少症的來勢洶洶,唯有靠飲食與運動才能提早「養肌蓄銳」。台北中山醫院營養組長吳芷柔營養師提供幾項飲食對策,包括:
1. 以均衡飲食為基礎
長者常因牙口不佳、吞嚥困難、食物吸收或飲食偏差等問題而引起營養不良,進而導致肌肉流失。建議長者利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吃到足量的六大類食物(水果、蔬菜、全榖雜糧、豆魚蛋肉、乳品及油脂堅果)達到均衡飲食的目標。
2. 首選優質蛋白
肌肉合成的來源是蛋白質,因此要慎選如豆、魚、蛋、肉類等優質蛋白質,可有效被人體消化吸收。建議食用量為每餐攝取30克蛋白質(約150克雞腿肉/鮭魚),並且長時間且規律的攝取,一餐份量太多或不足都無法讓肌肉合成達到平衡。
3. 富含白胺酸食物
豆、魚、蛋、肉類食物中除了富含優質蛋白外,其中所含的胺基酸又以白胺酸最為重要,可幫助長者生長肌肉並減緩流失,建議多攝取牛奶、牛肉、豆類等達到增強蛋白質的合成效率。
4. 重視維生素D攝取
維生素D可防止肌肉分解並有助蛋白質合成,體內維生素D濃度過低時,會造成肌力及骨骼強度降低。建議利用早晨至少曬太陽10-15分鐘,幫助活化維生素D,也可以在飲食中多補充鮭魚、鮪魚、鯖魚、起司、蛋黃與乾香菇等食物。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逆轉肌少症的危害
陳建成醫師也提醒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重要性。他表示,有氧運動、阻力訓練和平衡訓練,可以達「肌力、肌耐力、平衡、柔軟」等四種肌肉需求,增加肌肉的活躍度也逆轉肌少症的危害。
不妨以自我訓練的方式,每週進行2-4次,透過有氧運動如慢跑、健走、游泳促進心肺功能;藉阻力運動如啞鈴舉重、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促使肌肉生長訊號刺激蛋白質合成並訓練肌力;利用平衡訓練如踮腳站立、單腳站立、直線行走等,訓練動靜平衡感與下肢肌耐力。
藉由各種運動可讓人體關節達最大活動範圍,較佳的身體柔軟度可使肌肉與韌帶受到較好的保護且避免受傷。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以往如期正常保持活動的長者可能活動量與空間受到限制,近年肌少症的發生人數增加且年齡有下滑趨勢,陳建成醫師建議,隨著疫情逐漸解封,可以慢慢開始找回運動的感覺,從少量、輕度逐步增加,將肌力訓練融入日常生活,遠離肌少症帶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