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入淺出方式分析科普知識的台灣網紅「理科太太」,日前在個人臉書發文指出,由於老公John憂鬱症發作,自己因照顧壓力過大,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決定暫時退出網紅圈,放長假重新充電後再回來。
多數人都有聽過「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詞,究竟自律神經在人體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人體健康影響究竟有多大?振興醫院運動復健科主任陳建成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症狀的描述,並不是一種疾病,在醫學上也沒有「自律神經失調」這個病名。
陳建成進一步解釋,我們身體的活動可用神經控制,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可以用意志來控制,如將手抬起,用腳行走等。第二大類不能以意志控制,如心跳,血壓,胃腸蠕動、內分泌、免疫功能等,有些活動是兩者皆可控制,呼吸就是一例。不能用意志控制的神經稱為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又分為兩大類;一個是交感神經,另一個則是副交感神經。陳建成強調,自律神經失調就字面上描述,代表自律神經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自律神經系統控制著人體無法自覺的身體功能如呼吸、血壓調節、消化、溫度調節等。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表示,人體在面對挑戰或是突來的變化時,交感神經就會提升;當危機過後身體要放鬆時,這時候要靠副交感神經運作來達到目的。當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失去平衡時,就稱為自律神經失調。一般而言,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可能是許多疾病和病症的併發症,並且可能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康宏銘表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就如同汽車的油門與煞車一樣,必須配合的好,車子才會走的順。自律神經控制人體心跳、血壓、呼吸、消化道、膀胱、腺體分泌等功能,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小心可能是憂鬱症前期的徵兆
別小看自律神經對健康的影響,研究顯示,自律神經活性高代表身體抗壓性高,還可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失智症、罹癌的發生率。好端端的自律神經為何會突然失控?康宏銘說,引起自律神經失衡的原因相當多,除了年齡、性別外,情緒、睡眠、壓力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尤其「壓力」更是造成現代人自律神經失調的重要因素。康宏銘用橡皮筋來比喻,交感與副交感神經應該處在平衡的狀態,當橡皮筋經過長時間拉長後彈性自然疲乏,很容易就會斷裂。當自律神經開始失調後,雖然還不到疾病狀態,但身體就會開始產生一些症狀。
如果常常出現以下的狀況而沒有改善,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鬱症前期的徵兆,如睡眠困擾(無法入眠、睡眠中斷、易醒早醒、淺眠多夢、睡多仍累),沒食慾或暴吃,焦慮緊張(全身痠痛、肩頸僵硬),易怒、沒耐心,容易疲勞,健忘、易出錯,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下降、負面想法、度日如年等等。
康宏銘指出,最常見的是影響睡眠,久而久之,有些開始會出現憂鬱的前期症狀,像是心悸、盜汗、胸悶等等,長期累積下來就會變成憂鬱症,形成真正的疾病。
有些人則會出現渾身不對勁如腸胃不適、內分泌系統問題或長期頭痛、全身痠痛,到醫院做了各種檢查仍找不到任何病因。
最好的改善方法是運動
目前醫學上,並沒有很好的工具檢測自律神經是否有失衡,醫師只能依據病患的症狀診斷。自律神經失調最好的改善方法是運動,陳建成建議民眾,可多做心臟循環訓練運動,如跑步、快走、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可讓心跳、血壓處於平穩的狀態,讓自律神經的活性維持在恆定的狀態。
在臨床上,康宏銘則會建議上班族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避免菸酒或噪音暴露,也強調必須規律運動與學習禪坐、瑜珈或其他放鬆活動,有充電、有放電,才能讓自律神經協調運作。
飲食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建議可多吃蔬果有助於減低焦慮,可多攝取維生素B、C,富含Omega 3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鈣的食材,如深海魚、深綠色蔬菜、全穀類、牛奶、優格、小魚乾、豆腐、奇異果、櫻桃、葡萄等等,可協調內分泌系統、協助製造副腎上腺皮質素,緩解精神壓力。
此外,少碰「升壓」食物,如冰淇淋、炸雞、薯條等油膩食物,會讓人吃了1小時後就昏昏欲睡,也建議少喝咖啡因飲料及避免吸菸。
你有自律神經失調嗎?
CHECK LIST
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是一個複雜的症狀,雖然還不到疾病狀態,但身體就會開始產生一些症狀:
□ 體位性低血壓:頭暈、頭暈、昏厥、視力昏暗、步態不穩、虛弱
□ 泌尿功能障礙:頻尿、夜間排尿過多、尿急、壓力性尿失禁、尿滯留排、尿啟動遲緩 (hesitancy)
□ 性功能障礙:勃起功能障礙、陰道乾燥、性慾下降
□ 胃腸功能不全:間歇性腹瀉、便秘噁心、嘔吐,進食後飽脹、食慾不振、胃內容減慢,腹脹、胃灼熱
□ 出汗受損:出汗過多或減少
□ 運動不耐症:虛弱、容易疲勞
□ 感覺異常:腳、腿、手或其他身體部位麻木或刺痛
□ 心動過速
□ 脫水症
□ 焦慮、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