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6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純網銀的鯰魚效應 一支手機一家分行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台灣近年來網路銀行的使用率由2017年的36.7%大幅攀升,據中信銀的統計:存提款、轉帳、換匯、基金下單等業務,現僅10%是臨櫃,其餘都透過ATM、手機或家中電腦完成。

所謂的「網路銀行」(On Line Bank、Direct Bank、Internet Only Bank)係指百分百透過「網路」向年輕客層及微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期能達到「普惠金融」的境界;一個小小的台灣地區已有37家銀行/3,403家分行/28,771台ATM(Over banking?),再開放2家純網銀,豈不更加惡性競爭?

純網銀的發展

1989年10月,英國First Direct Midland Bank始創24小時客服中心,是純網銀的濫觴;美國的安全第一網路銀行(SFNB)於1995年10月創立全球第一家純網銀;1999年英國設立歐洲第一家純網銀;日本樂天銀行創立於2000年,號稱是市占率最高、獲利最快、最賺錢的網路銀行(18年歷史/640名員工/680萬顧客);中國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創立於2015年,到了2017年,規模竟分居世界第一、第二;韓國K Bank和Kakao Bank創立於2017年;2019年,香港已開放8張純網銀執照,台灣地區則將開放2張純網銀執照等;因金融科技的介入,世界各國的純網銀大戰已經開打。

 

全球純網銀的發展已超過20年;世界各國的純網銀大概都朝「使用介面親民、申請速度快、手續費低廉及提供貼心功能好用的App」等方向去發展,以提高顧客黏著度,讓顧客愛不釋手;藉著人工智慧(AI)的充分運用,知道純網銀顧客要的是「簡單、便利、樂趣、安心、完整」;尤其是年輕顧客要的是「服務」不是「銀行」;誠如比爾.蓋茲所說:「Banking is necessary,but banks are not」或布雷特.金恩所說的:「Always banking,never at a bank」難怪年輕人很少去實體銀行了。而實際的統計資料顯示:65%的轉帳、80%的金融服務都在手機上完成,已經有80%的人把手機當作簡易分行了!難怪李開復會預測:「未來80%的金融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

傳統銀行vs. 純網銀

公元2000年,德國有38,000多家實體銀行,但到了2015年,減少了10,200家(-27%),主要是因為銀行後台技術成熟,速度快又正確,可節省大量的店面和櫃檯人力;因而純網銀成為傳統銀行的殺手,經過一段期間的發展後,因家數迅速膨脹,難免也會碰上面對面,自相殘殺的局面,削價競爭的結果,把交易手續費壓低到傳統銀行的1/10;如何發揮金融專業或與異業策略結盟,短期衝高用戶數以擁有龐大顧客群是當務之急。科技的日新月異,逼得國際銀行間朝兩種類型發展,不是傳統銀行數位化,就是不設實體分行或ATM、只有總行及客服中心的純網銀的興起。

 

傳統銀行仍在人際互動、業務執行(保單+證券)、利率差(放款利率/存款利率)及安全性(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加密傳輸系統)等方面佔有優勢,還是可以對純網銀提出反制:

(1)主動出擊—Goldman Sache推出消費者儲蓄及借貸平台Marcus;

(2)直接收購—西班牙銀行(BBVA)收購美國行動理財Simple、英國純網銀Atom Bank、芬蘭金融科技新創公司Holvi等;

(3)合作聯盟—渣打銀行+Alibaba(數位匯款);

(4)提供更多元服務—新技術拓展新市場;台灣地區開放新戶可在網路辦貸款、申請金融卡非約定轉帳功能等十大數位金融業務;

(5)打不贏就加入—西班牙國際銀行/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銀行科技化vs.科技銀行化,誰怕誰?

傳統銀行 vs. 純網銀 傳統銀行 vs. 純網銀

純網銀的商業模式

5G時代的智慧手機幾乎可以處理任何事情,為純網銀塑造了良好的生態圈;在銀行端,說一支智慧手機就是一個分行,一點也不為過;人工智慧透過機器,深度學習和演算,再用雲端和邊緣運算,可以把大數據(Big Data)變成智慧(Smart everything),並將各種人、事、物連結成物聯網,讓業務單位可以進行精準行銷;在顧客端,消極而言,防洗打恐、法遵監理、個資安全、內稽內控等築成銅牆鐵壁可安顧客的心;積極而言,客服單位可傾聽顧客的聲音,了解顧客的痛點,提供智能客服,把痛點變爽點;在銀行與顧客間,透過電子錢包及會員和點數的經營,金流、人流、資訊流、物流、產品流,通暢無阻;達到以年輕客層和微創企業為主的普惠金融新世界。

 

純網銀的三種主要模式:

(1)電商生態圈—如阿里巴巴開設的網商銀行(雙11的威力);

(2)社群生態圈—如騰訊開設的微眾銀行(不良放款率僅有0.64%);

(3)母公司集團挹注—如中華電信的將來銀行(Next Bank)。

被Financial IT評選為全球純網銀第一名:由手握微信、QQ兩大社群軟體的中國騰訊所創的微眾銀行,有近10億名活躍用戶的大數據可進行交叉比對,發展出個人徵信報告,可用來借貸;純網銀要像一般銀行一樣,為了讓顧客感到安全、效率、創新;需要加入存款保險制度、參加聯合徵信中心、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財金資訊公司等單位,符合巴賽爾資本協定的要求,方便網路開戶、辦信用卡、申請無卡分期等業務;同時需要管控6大風險:即時作業風險、流動性風險、法遵風險、個資保護風險、委外風險和資安風險,以取得最佳顧客的體驗、顧客的信任度、忠誠度。

 

根據歐美純網銀的經驗談:純網銀和傳統銀行比較起來:活存利息高+100%、貸款利息-33%、匯款手續費-82%、營運成本-70%;匯款(0%手續費,立刻到帳)、保單費率-50%。

 

中國純網銀的經驗談: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於2015年初開業,2016年就實現獲利;因此,新設立的純網銀若能克服資金成本,找到對的獲利模式,洞察消費者的行為和想法,了解其背後的深層動機;再把「法規證照、目標客群、能力與優勢」搞清楚,就能勇敢跨出領域去打世界盃了,就好像Line Bank和Rakuten Bank一樣。專家建議:純網銀的新商業模式,申請時就要提交退場機制,確是明智之舉。

普惠金融的實現

根據世界銀行的調查,全球還有20億人沒有銀行帳戶,這些人不能享有ATM提款,不能使用網路銀行轉帳或是線上購物等金融服務;普惠金融體系(Financial Inclusion System)也稱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尤其是被傳統金融忽視的農村地區、城鄉貧困、微小企業等弱勢族群,或「信用小白」的年輕學生族群,都能和其他顧客平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

 

2018年,在台灣地區現金交易比率還有62%,2020年拚下降過半50%,期望到2025年能降到10%;為達到此目標,將持續整合非現金支付工具如:電子票證、電子支付、行動支付、信用卡支付和ATM轉帳(台灣ATM的密度世界第一)等,朝著「無現金社會」邁進。北歐的瑞典,2010年時使用現金的比例是40%,到了2019年已降到1%,全瑞典1,400家實體銀行中,已經有半數不再接受現金存款,甚至有4千名瑞典人,在身體植入NFC晶片,可以用在解鎖、支付、交通上,伸出手就能感應使用,可說是「無現金社會」的典範。

 

拜純網銀之賜,窮人銀行(Grameen Bank)宣布:「 即使是赤貧之人,也能努力改變人生」。「純網銀」是邁入「無現金社會」,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政策之一。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