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5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新創產業的熱點在那裡? 獨角獸企業來了!

觀察近年來新創產業在快速進展中,唯一不變的趨勢,便是一直不斷地在改變。 從知識經濟、3G、4G網路、雲端計算,到之後的大數據、共享經濟、社群網站、手機應用程式(App)、金融科技(Fintech),以至方興未艾的人工智慧(AI),區塊鏈,基因醫療、電動及無人駕駛車輛、量子計算。 使得我們的生活、經濟、社會、人際關係起了巨大的變化。 

新創產業改變社會經濟模式

舉例而言,很多人應該已經很久沒有使用家中的室內電話;而對手機的運用,也從單純的通話及收發簡訊,變成依賴各式各樣的手機應用程式。時至今日,全球平均每人每日要使用手機四十次,而且越年輕的世代,使用的越頻繁。新創產業與科技不但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改變個人及整體社會的運作,有時其影響更是遠超乎我們想像,譬如今年夏季美國電影院的整體票房收入,下降了15%,創二十年來下跌幅度最大。

 

其中原因固然有眾所周知的網飛(Netflix)、亞馬遜等影音串流服務的興起,但據紐約時報採訪分析,另一主因卻是在美國影評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es)被美國三大網路售票站之一的「凡丹戈」(Fandango)收購後,「凡丹戈」將「爛番茄」的影評分數列在其網站上,從而大大地影響消費者購票的意願。 消費者不需再花時間去尋找媒體或網路的影評,而是直接在看到列在「凡丹戈」售票鍵旁邊的平均影評分數。也因為如此,影評分數低的電影,售票結果便慘不忍睹,也助長了美國整體電影票房下跌的趨勢。

「獨角獸企業」市佔以美國與大陸為大宗

「獨角獸企業」(unicorn)的定義是在2013年由美國創投經理人Aileen Lee所提出,以市場價值來衡量新創公司。「獨角獸」是指成立不到10年,尚未公開發行(IPO)上市,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想要了解新創產業的發展趨勢,美國CB Inight的「全球獨角獸企業報告」是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根據這份報告,今年八月底,全球共有215家獨角獸企業,總市值超過7兆8千億美元。以家數而論,美國以將近超過半數的107家領先群倫,大陸則以56家暫居其次。以市值而論,在前十大「獨角獸企業」中,美國佔了6名,而大陸佔了4名。

 

自新創產業別分析,其中7家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共享經濟產業或是新創產品的製造商,包括美國的UBER、Airbnb、SpaceX(航太業製造商和太空運輸服務公司)、WeWork(辦公室空間分享);與大陸的滴滴出行、小米、CIP(China Internet Plus,美團網和大眾點評網的合併體)。另外的3家,美國的Palantir Tech(大數據分析)、Pinterest(以圖像為主的社群網站),以及大陸的陸金所(Lu.com,金融科技,網路投資及融資平台),也都是近年熱門的新創產業群。

 

市值大小之外,也可從今年1月到8月新進入名單的40家獨角獸企業來觀察當前的最新趨勢。 以國家而論,仍以美國17家最多,但大陸也以15家緊跟在後,歐洲也有4家進榜。以產業而論,最多的是網路軟體及服務,共有7家(美國5家、大陸2家),金融科技居次為6家(美國4家,大陸及瑞士各1家),醫療健康4家(美國3家、德國1家)。 至於屬於最新新創產業潮流的人工智慧、車輛科技、擴增實境也各有1家。除此之外,在隨叫(On-deman)經濟、教育科技(Edtech)、不動產服務的新創產業群中,共有7家新入榜的獨角獸,均是大陸的新創公司。

新創潮流與市場需求的關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創產業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不同的重點,但也與所在國家的社會、經濟活動、投資動能息息相關。如大陸本身是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電子商務及支付的普及程度又非常之高,同時近年來家長益發重視子女的教育與水漲船高的房地產市場,也就培育出與這些層面息息相關的新創公司。事實上,英國金融時報(FT)也有類似的解讀,在該報的報導中指出,中美兩國的「獨角獸企業」,分布在不同新創產業領域各有突出的表現。美國獨角獸的分布較平均,包括金融科技、網路安全、網路服務、醫藥衛生等領域。 而大陸獨角獸的分布,則相對集中在互聯網消費,包括電子商務、隨叫(On-deman)經濟領域。

 

更進一步,金融時報指出兩個由「獨角獸報告」在大陸的亮點:第一是在數位媒體(Digital Media)產業普遍進入發展瓶頸的現階段,「今日頭條」仍能在今年4月進榜,同時其市值雖也隨數媒產業其他公司一起滑落,仍能以110億美元市值位居第12名,第二則是大陸的「商湯科技」(Sense Time,人臉辨識系統開發),在7月成為全球第一個以人工智慧產業(AI)進入獨角獸的新創公司。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在新創產業上的人才培育上,也有長足的進步。以全球矚目的年度「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雜誌所評選的35位全球青年科技新創人才榜(TR35),雖然還是以美國為主,但今年共有6位華人,其中4位是從大陸及香港的大學畢業。

 

更值得注意,這是第一次有兩位入選的TR35在同一家大陸公司,他們是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王剛和阿里雲首席安全科學家吳翰清。TR35自1999年創立以來,會在全球科技資訊、生物醫藥、商業等領域內,每年選出35位青年科技新創人才。自1999到2016年,共選出820名TR35,大陸入選17人。TR35的獲選者,許多在之後都成為新創產業及科技的佼佼者,包括Google創辦人拉里.佩奇(2002年)和謝爾蓋.布林(2002年),Facebook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2007年),Yahoo創辦人楊致遠(1999年)。

 

展望未來,新創產業仍有極大的發揮空間,世人對此也充滿了信心。譬如最近法國、英國先後宣布在2040年停止銷售汽油及柴油引擎汽車,便是相信電動車屆時可取而代之。不斷有新的人才、科技、資金進入新創產業的同時,原有的新創公司,即使已成為今日的超級企業,也仍然不斷在新創上投入巨大的資源,包括美國的FANG(臉書、亞馬遜、Netflix、Google)與大陸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其他的大型企業,如美國的沃爾瑪、奇異電器與大陸的海爾電器,也都經由公司內部的創新、改造,或是外部的併購活動,加入新創產業的行列。當然新創產業也充滿了挑戰及失敗,例如優步在世界各地所遭遇到政府的禁止與限制營業,以及最近大陸央行正式禁止首次代幣發行(ICO,區塊鏈的重要運用)。

 

無論如何,加入新創產業的潮流,是在今日急速變化的經濟情勢下,最好的出路。建議大家可以運用「全球獨角獸企業報告」及相關的分析報導,來找出新創產業的熱點與在不同區域的發展,配合自己的技能與發展潛力,脫穎而出。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