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客戶雕琢出來的使命必達
鴻海一直享有市場上的「殘存者利潤」。只要有公司失去競爭力而退出市場,繼續留在市場上的公司,就能順其自然接收其利潤。
鴻海幾乎沒有哪個產品是領先進入市場,但是等其他公司培養出這個市場時,鴻海以大軍切入,所向披靡,眾廠商就只能投降,戰利品為鴻海接收,而且鴻海交貨快速,又擴大了市場。他淡定等待機會成熟,下手出擊,大力撕開市場的缺口。
日本很多產業同樣如此,例如筆記型電腦、液晶,都因為開始做時成本已比別人貴,不敵競爭,只好把市場拱手讓給台灣、南韓、中國,黯然退出。
創新往往要付出血淚,我在2006年採訪郭台銘時表示,他和我講了段故事:「做蘋果電腦G5,原來是日本做研發,我們接過來製造生產。日本很多真正的技術、know-how都不願意提供出來。從我們接到單到要大量生產的時間很短,客戶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夠關注這個事情。」
「G5很漂亮,賈伯斯的設計一定講究極簡及完美,手拿的地方是一個弧度,像玻璃的一面是直角,一定要用手去測試才知道會不會割傷。我自己走第一線,拿手去測試那個銳角,手割到就一痕、流血。員工看到你第一個去做測試,他們就發現這樣會割手,非改不行,就這樣把這個問題改好了。」
「G5是蘋果最快的電腦,生產過程中需要高溫。夏天在深圳的生產線上,廠房的溫度到達37、38度,沒有辦法裝冷氣。那時又發生SARS,跟我們一起工作的客戶工程師都嚇得離開,日本的技術又不願意轉移。我們一面要開發技術,一面又要大量生產,環境又像烤爐。跳到第一線跟員工一起做,他們就不會覺得經營者都在會議室吹冷氣指揮我們。」
而這個故事更顯示一流客戶的重要性。鴻海至發展以來,一直都尋找最挑剔的客戶,不斷挑戰自己。早期的康柏電腦(後被惠普合併)及戴爾電腦、蘋果電腦、蘋果手機,諾基亞、索尼、任天堂,因為他們要求高,鴻海必須使命必達,鴻海裡最有名的一句話:「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客戶一通電話。」
生態模式競爭
這一兩年來,郭董很多投資,招數怪異,大家都看不清楚,有時兇猛,有時溫和,他的擴張好像沒有邊界。電視、手機、汽車、面板、電信、金融、滴滴打車,什麼都有;上游、中游、下游都做,例如要做電視就要做面板、還要跨足零售領域,再進一步為了給消費者融資服務,又要做銀行等。富士康在大陸已經開設P2P平台,供應員工及自己的中小企業貸款存款,還投資金融區塊鏈,正擴充到台灣,逼得金管會表態,一定要管。
他還投資最近大陸最時興的摩拜Mobike,近一年來,大陸各大城市或校園裡出現一排排整齊的藍色流線型單車,由一名34歲的記者創辦。她在跑交通線時,發現大陸因交通嚴重阻塞,共用共乘將成為主力,於是她結合自己人脈,兩年前設立Mobike,由於很有創意,獲得很多城市領導人激賞,也與郭台銘一拍而合。因為自行車必須快速且大量生產,富士康的巨無霸生產線可以實現,於是做手機的改做自行車,第一年就生產了五百萬台自行車。郭台銘在中央電視台的訪問裡特別強調,他們不是代工,而是共同設計、生產以及投資,等於還擁有品牌。
管理大師波特及很多管理學家都已提出,新競爭者不是只從自己行業來,更可懼的競爭者是來自行業外,他們常成為顛覆全域的破壞者。例如數位廣告的成長量75%都已被Google搶去,美國電動汽車特斯拉也搶去了傳統汽車公司的電動車百分比。
這種打法,叫做生態模式的競爭,在這個生態裡,所有的業務都扭結在一起,互相補強、互相協同借力。就如現在大陸最紅的一家企業就是樂視(隨時也有資金週轉不靈之虞)它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視頻網站發展成為一家市值千億元的創業板龍頭企業,就在這種打法。它同視頻網站比電視硬體,與電視廠商比內容,爆發出不在一個維度上的跨界實力。樂視的創始人賈躍亭曾表示,工業時代是點對點的競爭,未來則是鏈條對鏈條、生態對生態的競爭。單點將難以和鏈條、生態相抗衡,對於企業來說,想要通過單點突破取得成功是愈來愈難了。
哪裡覓得接班人?
要做郭董的接班人難如登天(雖然他說,只要肯吃苦就好),而且他光芒萬丈,每個人在旁邊,都相形失色。每次會見新聞界,雖然台上坐了三、四個愛將,但是都沒機會講話。最近一次農曆新年前舉行的尾牙,記者會裡,如夏普社長戴正吳,在大陸的老將簡宜斌、陳振國等都在座,郭董滔滔不絕,老是講「等下戴社長會給你們解釋」,但是總輪不到戴正吳講話就已散會,放戴正吳在一旁打瞌睡(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比郭董還多一小時)。
郭董勤於學習,每個部門都得向他報告,經常接觸頂尖客戶,又能把所學融會貫通,做決策快,管理又鉅細靡遺,部門領導人偏重執行,短期成效,難有一個再像他的領導人如此有領導魅力。
郭台銘每年在海外行色匆匆,踪跡高渺,其實廣交客戶及科技霸主,他必定看到未來數年科技變化速度超乎想像,知道了,不踏進去,太可惜,一踏進去,就得做第一才甘心,又發現更多機會,要踏得更深。就如凱撒的「我來,我見,我征服」。
郭台銘雖然高調、霸氣,但是他的話仍然可信,他的諾言,也許久一點,但是終可實現,例如當90年代初,年輕人紛紛辭去工作,開咖啡館時,他肯定的說,如果年輕人都這樣,台灣經濟會沒有前途。在90年代末,電腦廠商一飛沖天,他說電腦將是機械業的天下,那時專長機械的鴻海就稱霸了。他說,買鴻海股票,就可躺著睡覺,這句話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屬實。在去年股東會中,他說鴻海將不再只追求營收成長,而要獲利成長,去年已實現。
至於中長期的承諾,例如他和夏普的日籍員工說,等鴻海將夏普經營好了,他就會還給日本人,再來,就是鴻海股價不到200元,他絕不退休,這也很快有實踐的可能,只有退休那部分可能要等很久。肯定的是,未來郭董生命不會留白。
好/書/推/薦
《郭台銘霸業》
作者:楊艾俐
出版社:天下文化
鴻海,歷經43年不懈奮鬥,從10萬元起家往10兆營業額邁進。面對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機器人、雲端、大數據隱然是未來新主流,愈來愈龐大的鴻海集團將如何彈性靈活、迅猛出擊?本書帶你一次看懂郭台銘的「力、霸、狠」,破解這位白手起家的台灣之光,如何從世界地圖中的偏遠一角勝出,與國際頂尖品牌、百年企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