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會員」是零售業亙古不變的經營本質
過去二十年來,我們不斷在「空間」戰場上爭奪:先是Internet興起,實體店受到虛擬網購衝擊,電商成為一種盛行的商業模式;而當行動世代來臨,網購平台與實體店又紛紛面臨考驗。今日,新零售時代到來,促成的不只是「空間」戰場上的爭奪,更是「時間」戰場上的激烈競爭,這已不僅僅是大勢所趨,無論虛、實品牌,新銳甚或經典百年品牌,如何精準掌握顧客即時成交的優勢,以及如何取得會員(熟客)的永續經營,更是贏取時間戰場上的一大關鍵,而此亦是零售業長久以來的經營本質。
品牌新零售成功戰略:「全通路+會員+數據」
過去一段時間,阿里巴巴拋出「線上+線下+物流」的新零售概念引發熱議,綜觀不少業界領袖也紛紛提出專業見解,但多半聚焦在「平台的新零售」,反而少有著重在「品牌的新零售」探討。對於品牌的新零售,我認為,就是解決品牌銷售問題與會員經營的新方法,以數據驅動整體銷售與服務,以會員為核心全通路整合,有效利用全通路消費數據與行為分析,強化會員互動經營更有助提升銷售。
品牌要做新零售,我想需再精確一點提出,其改革程序,我認為必需先進行「全通路」佈局,其次整合「會員」,再者進行數據分析,也就是掌握「全通路+會員+數據」才是品牌邁向新零售的成功策略。
台灣已有幾家新零售品牌的成功典範,如知名麥片專賣品牌「早餐吃麥片」成功串連融合PC與Mobile經營,善用數據分析、APP推播與內容行銷等來提升會員數;成立14年的人氣網購女鞋品牌「amai」成功自線上融合線下實體經營,並透過實體店進行產品測試與反饋數據,更讓銷售快速成長;知名大型全球實體休閒品牌成功串連全通路,並藉由Omni CRM運用全景數據有效分群溝通,整合全通路操作,更開創新業績能量。
唯有「串連」才能激發「新零售」的力量
在新零售時代,數位技術革新,使「純電商」再也無法滿足顧客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新零售的出現更重新定義了全通路消費場景。過往「虛擬取代實體」或「實體資源多,終將戰勝虛擬」等一說,都將顛覆,因為若要切入新零售市場,我認為,唯有「串連」,打通線上、線下,才能激發「新零售」的真正力量。
如何「串連」發揮成功效益,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從「廣告導流」緊密結合「全通路經營」:
有別「多通路」(Multi-Channel),掌握顧客(會員)為核心的「全通路」(Omni-Channel)已成主流,而品牌投入新零售首要即是掌握全通路。新的廣告操作結合消費數據,也正朝向此方向發展。線上人潮是實體人潮的10倍,若有效運用社群及廣告平台智慧投放,掌握追蹤每一個顧客消費行為,才能更精準結合至品牌的全通路經營。
二)「APP」是全通路經營重要的「連接器」:
流量往手機集中,APP使用速度與體驗佳,根據《91APP大數據》觀察更發現APP業績相較PC與Mobile Web,佔比更高達50%,且熟客回購率高;官網結合廣告操作,更是獲取新客最佳工具。APP可串連Web跨裝置打通線上,APP更可串連至實體門市,融合線上線下,藉由APP的串連還可收集全通路完整消費數據,有助提升銷售。因此,APP是全通路經營重要的連接器。
三)「顧客關係管理系統」(Omni CRM)串連全通路:
有了前端全通路整合,更不能忽視後端會員資料整合。會員是品牌價值的核心,在新零售時代,顧客關係管理系統需串連全通路,才能更清楚掌握會員樣貌,找出新商業機會,並運用全景數據有效分群溝通,創造品牌最大效益。
四)成為數據驅動公司:
當所有通道串連,品牌將可收集全景數據,並有效利用數據預估及決策,掌握經營方向。
91APP董事長何英圻(王均峰 攝影/財訊提供) 品牌數位轉型,採「雲服務」加速企業改革推進
迎戰新零售,尚有許多品牌亟需轉型。如同過去電子商務產業,新零售正快速發展成一種「新業態」,而不少零售行業也積極透過各種新方法進行「數位轉型」,來達到銷售及營運效率上的大幅躍升,然而這項改變對於品牌內部來說,無疑是一場企業的大改革。
在此,我想引述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的一句話:「企業變革比創業還困難。」許多品牌在數位轉型之路上所面臨的種種挑戰,除了技術開發上的問題,往往還有組織上既有勢力與維新派的角力,如何找到一條阻力最小的路,才能加速改革推進,對於品牌經營者來說確實是一大考驗。
組織的轉型需仰賴謀略與智慧的方法,然而技術開發上的升級,現今已有高效方式可解決,品牌企業不需一開始即投入高額專案研發預算,反而可採用商用等級的「雲服務」模式,模組設計具備良好的彈性、擴充性,系統使用上更具資安考量,特別是讓大型品牌企業投入數位轉型不至過於損耗,反倒更能將心力專注在新零售推動的各項整合與改革上。
新零售來得比想像中快!它滲透整體消費結構,全面影響零售商業模式。2017年是台灣新零售元年,已有不少虛擬與實體品牌正快速切入,相信接下來將會有更大規模的市場移轉。誰能掌握,誰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