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3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全球經濟總體檢

2015年的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美加、歐盟、日本)已逐漸回到成長的正軌,其中尤以美、英兩國的復甦特別強勁。因此美國聯準會自今年初以來便一直考量升息的時機,企圖走出自2008年以來低利率與貨幣寬鬆的「新常態(new normal)」。但日本與歐洲大陸經濟復甦仍在初期,過去幾年支撐世界經濟的新興國家(中國、東南亞、印度、俄國、拉丁美洲)經濟也放緩。美國升息的態勢造成美元獨強,熱錢回流美國。從而各國貨幣對美元競貶,大宗商品(如石油、金屬、化學原料乃至農產品)價格普遍走低。於是重度依賴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如俄國、OPEC產油國、巴西、印尼,又由經濟放緩而惡化為衰退,從而造成全球經濟動盪。

 

特別是中國大陸,不但有外在的不利因素,還有本國人口老化,勞動力供給減少,投資金額也逐漸下降,從而進入經濟轉型的階段。由過去以代工出口為成長主力,轉而鼓勵創新、創業,推動內需消費與服務型產業。轉型過程中,當然難免震盪,於是有今年6月至9月中國金融的大幅波動,引發全球市場的恐慌。受此衝擊,台灣出口、景氣嚴重衰退,不但第三季經濟成長為負值,全年也面臨保一的壓力。 展望來年,美國升息勢在必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目標也降為6.5%,紅色供應鏈的崛起,以及明年一月大選所帶來政治生態的改變,在在都無法令人對台灣2016年的經濟情勢樂觀以待。值此之際,我們必須要體查全球經濟成長的亮點,以新的思維、新的商業模式,突破目前的困局。

「分享經濟」在地生根、茁壯

以下數個筆者所觀察到的亮點,如果能配合本身的人才與基礎建設,當可做為2016年台灣地區發展、努力的方向。 其一為促進「分享經濟」在本地生根、茁壯,其二為發展「社會企業」,同時改善創業環境與促進區域合作。如此便應該可以抵消部分外在政經因素的衝擊,同時解決台灣自身人口紅利消失,財富分配不均與青年高失業率及學用失調等問題。

 

「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在過去幾年中,正在全世界蓬勃興起,並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以下為幾個最為人所熟知的成功案例:

 

• Uber每月載運數以百萬計的乘客,卻不需擁有自己的車隊。

 

• Airbnb在全球190個國家提供55萬間客房,但也沒有自己的旅館。

 

• 阿里巴巴是全世界最大的貨品供應站,但也沒有一間自有的工廠。

 

 分享經濟有效地降低了經營成本,消除進入行業的門檻,簡化交易流程。台灣地區以中小企業為經濟主體,其實最適合發展分享型的經濟。尤其分享經濟又與電子商務的關係密不可分。誠如Google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所說;我們的中小企業占經濟規模的75%,但僅占實質出口產值的17%,配合在數理、電腦人才方面的優勢,台灣地區中小企業在電子商務的增長空間很大。如果我們能擺脫過去實體代工、生產、出口的思維,而去找尋台灣可以先在本地發展,再推展到亞太乃至全球的分享經濟產業,前景實在不可限量。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應該成為創業者的優先選擇。中國大陸「滴滴出行」成功地在本地超越uber,同時進入美國、印度、香港,可以做為學習的案例。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應該成為創業者的優先選擇。

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社會企業」

另一方面,台灣地區也是一個非常適合社會企業成長的環境。人民善良、熱情,但往往還是將善心投入傳統的慈善團體,結果一方面是造成排擠效果,一個突發的意外事件得到眾人關注,卻可能會讓其他的慈善團體募款困難。另一方面,碰到景氣不佳,募款也陷入寒冬。社會企業卻是同時兼顧營利、社會責任。因為追求利潤,而使得企業能自給自足,永續發展,並能長期持續肩負自身承擔的社會責任。不追求企業的利潤最大化,而是兼顧股東、員工、供應商及整個社會環境的共存共榮。

 

同時社會企業也常能以分享經濟的商業模式經營,將社會資源做一有效的分配與運用。台灣地區現有的社會企業規模依然不夠達到有效經營的程度。我們的課題應是,如何能像海外發展出大量或大型的社會企業?如英國有七萬多家社會企業;或全美最大的運動服飾品牌之一的Patagonia,營業額超過兩億六千萬美元,但也是被認證的社會企業。

打造友善的「創業環境」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改善「創業環境」。主要是能夠提供創業者一套全方位的創業輔導工具;同時不急功近利,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在設計、行銷、營運各方面紮根、成長。同時也培養優質的早期投資人(李開復先生語),具備國際思量,又不受限於傳統只看硬體競爭、廠房機械設備。 也應積極參與、促進區域合作。 舉凡如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乃至一帶一路,都是可以多去了解和找出適當的參加方式。台灣地區本身兩千三百萬人口的市場並不小,人均GDP(22,083美元)亦排名中上。但如果能把餅做得更大,會讓經濟更強而有力。

 

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的快速成長,雲端運算、大數據、機器人與生化科技的長足發展。我們的政府也提出「生產力4.0」與「金融數位3.0」的政策。而民間的活力更是無窮。如果能專注發展新興的分享經濟商業模式,引入社會企業成為社會主流。不但追求生活的小確幸,也產生更多世界級的產業。如此不但走出今日的困局,更有可能成為全球華人優質生活的典範。這應該是我們可以在2016年所共同努力以赴的。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