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震旦博物館白領之夜系列講座邀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設計系的程雪松教授開展了「自然中的建造」講座。在上篇回顧中,老師解讀了何為自然、自然和建造的關係。在本篇回顧中,老師以部分現當代著名建築師的作品為例,為我們具體剖析自然中的建造之美。
1. 流水別墅
流水別墅(圖一)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經典作品,這件作品體現了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自然觀。在整個建築環境中,真正的主體是自然環境,是流動的瀑布,建築成為自然中的一部分。走進別墅,無處不在的瀑布聲音也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精神。在這種環境中,人最敏感的就是聽覺,其次是視覺。這種狀態下,人能更好地感受到與自然之間微妙的關係。
2. 棲包屋文化中心
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計的棲包屋文化中心位於法屬新喀里多尼亞首都努美亞,這一建築包含十個圓屋,沿著海岸線鋪展開來,背靠山體,面向太平洋(圖二)。其靈感來源於當地的卡納克傳統住宅及村落佈局,鋼木混合結構的形式,高低起伏、搖曳生姿的這種姿態,貝殼狀的外形等,都讓這一建築看起來與當地融為一體。
3. 卡達國家博物館
這一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海灣地區沙漠中常見的礦物結構—「沙漠玫瑰」,這種岩石是礦物質在盆地地表以下的土壤中結晶形成,造型乾淨圓潤。建築師尚.努維爾捕捉了這一岩石特點,整體建築由大型的、不同直徑和不同曲率的球面聯鎖圓盤交織在一起,豎向的圓盤形成其立柱,橫向的圓盤則可以形成其遮陽系統,帶來陰涼區域,也保護內部免受陽光直射。(圖三)
4. 直島地中美術館
這一建築把自然作為主體,建築本身則以一種低調謙虛的方式隱藏在山體之中,大約有70%的建築體都隱入山體(圖四)。從安藤忠雄的建築中,我們能感受到人的建造活動往往是從另一個角度烘托出我們對自然的敬畏。內部整體由天光組成,安藤用他一貫極簡主義的清水混凝土牆面,透過天窗的設置、錯落的體塊引入自然光,呈現最大張力的藝術感受。
5. 甘多小學
甘多小學的建築師是今年普里茲克建築獎的獲得者,來自非洲的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這所樸素的小學整體建築都是用黏土磚砌起來的。在布吉納法索,黏土是他們容易獲得且經濟實惠的一種建造材料。
這一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房屋上方一個大的懸空鐵皮屋頂(圖五),這個屋頂具有很好的通風、隔熱的作用,還可以防止破壞性的降雨。從內部空間來看,可以感受到這個建築樸素但並不簡陋。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教育的神性。教育本身是很神聖的事情,我們又如何在簡陋的材料和空間中去營造這種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