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個世界變得愈來愈陌生了。許多曾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時至今日,已經不再是熟悉的模樣。不管是材料、能源、醫療還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與20世紀相去甚遠。
250 微米
可吸收心律調節器免二次開刀
美國西北大學與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發出新的臨時心律調節器,與傳統相較,新發明的臨時心律調節器不僅更輕薄短小,也無需連接電源、無需再開刀拆除。西北大學研究團隊指出,這套系統厚度只有250微米,重量不到半公克,心臟手術後,只要貼在心臟表面,就可以透過NFC收集能量,向心肌發送電子脈衝。更重要的是,當不需要時,也無需開刀取出,只要5至7周,就會自行吸收。西北大學還開發整合到可穿戴感測器的新智慧版本。感測器持續監測體溫、血氧、呼吸及心臟電訊號活動等各種生理功能,之後系統會使用演算法分析活動,自動檢測異常心律並決定何時以何種速度調節心跳。
資料來源/美國西北大學
18 億
藍牙分享結合公共廣播
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將原本的音訊分享功能,正式更名為Auracast廣播音訊(Auracast broadcast audio)。功能也從原本單純將音訊分享給鄰近友人,拓展為支援公共廣播系統的音訊。換言之,除了可以讓多數人戴著耳機共享電視的音訊外,消費者走進機場時,機場廣播也能推送至藍牙耳機裡,甚至還能聽到公共場合無聲電視的聲音。更多的拓展應用還包括國際會議中的即時口譯、電影院裡的不同聲軌,或是博物館、美術館等地的語音導覽。在加入AI後,使用者可以在耳機中聽到的是機場的母語廣播。藍牙技術聯盟表示,透過這項新標準,藍牙將從私人使用,轉向與他人進行交流。
資料來源/mashidigi、數位時代
1.4 萬噸
日系空調廠減銅降成本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現今每噸銅的交易價格約在9,000美元左右,相較2020年春季的5,000美元,價格上漲近2倍。對此,日系空調業者紛紛採取因應措施,其中,大金(DAIKIN)2023財年預計將銅的用量節約一半,松下(Panasonic)也打算將熱交換器改為鋁製,預期將節約4成銅用量。大金4月的財報顯示,因原材料價格和物流費上漲而減少的約1,350億日元收益中,約380億日元由銅價上漲引起。以2020財年的用量1.4萬噸為例,大金預計2023財年將透過更換熱交換器、電機線圈、空調配管等材質,達成減銅6成的目標。雖然鋁較難加工,但大金表示已掌握相關技術,達成降低2成成本的目標。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70 萬筆訂單
大陸自駕計程車商轉
大陸去年11月及今年4月在北京及廣州發給小馬智行自動駕駛計程車收費許可證。據大陸中宣部公布的數據,2021年在北京的示範區中,自動駕駛總里程達308萬公里,僅有21起事故。另外,根據小馬智行公布,截至今年4月為止,該公司已完成70萬筆訂單。預計在2025年前,該公司將會在更多大陸城市拓展商業化服務。
目前大陸政府允許小馬智行及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的範圍,僅限北京及廣州的示範區,且車上須有安全人員隨車。
資料來源/中央社、旺報、科技新報
470 億瓩時
海洋溫差發電穩定低成本
全球推動再生能源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發電量不夠穩定,無法作為基載電力之用。日本商船三井近日將海洋溫差發電實用化,預計2025啟動1000瓩的發電站。溫差發電的原理是利用淺層高溫的海水加熱冷媒,並推動渦輪,再利用深層低溫海水冷卻冷媒。據日本新能源和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估算,海洋溫差發電潛在的發電能力達470億瓩時,約相當全日本發電量的5%,且發電成本有機會降至20日圓/瓩時,不僅較海上風力發電與火力發電更低,同時也因為發電效率穩定,有機會與核能發電、火力發電等,共同作為基載電力。除商船三井外,佐賀大學、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等,都正進行相關研發。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新聞、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