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後期,英國人瓦特發明蒸汽機,人類進到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的發明讓商品的產量增加,在供給提升的情況下,市場開始有了競爭,也形成了行銷的開端。
20世紀後期,新能源和網路的出現,帶領全球進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由於科技發展是倍數成長,這50年也讓行銷出現了不同的演變。亞洲的行銷受到經濟演變的影響甚鉅,讓我們一同領略50年來的行銷五大階段:
1970~1980|知名度為王
此階段各方面物資都比較匱乏,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市場供需較為缺乏且須控管。消費者處於被動式的計畫消費,商品種類稀少,選擇範圍狹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零售管道主要是店面銷售的形式,產品大多數是基本必需商品為主。
全球經濟開始成長,消費市場對商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但由於資訊不流通,所以只要有知名度的商品,對消費者就有很大的影響力,此一時期各企業的行銷重點,多是透過媒體打「知名度」,來增加跟消費者的接觸。
1980~1990|生產者導向
人民所得大幅提升,對於商品的選擇就不只是滿足基本需求,「挑規格」變成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判斷標準,也造就了「生產者導向」的行銷方式。
技術快速發展,商品推陳出新速度加快,但由於全球各區域的發展進程不同,亞洲的勞動力成本較低,吸引歐美廠商將生產基地轉往亞洲,提升了亞洲的生產技術和研發能力,但也造就了行銷以「技術規格」為推廣主軸的觀念,此階段的行銷以生產者的觀點為主,主推生產技術的差異,用規格作為商品競爭的決勝點。
1990~2008|消費者導向
跨國貿易加速,各種品牌在全球銷售,消費者的選擇變多,購買的主導權回到消費者手上,許多本土品牌碰到外來品牌的競爭,察覺到不是只做好東西就會成交,開始以「消費者觀點」來推動商品開發和行銷作法。
代工起家的亞洲企業,受到全球品牌的洗禮,開始發展自有品牌,像是台灣腳踏車業的捷安特、資訊業的acer、手機業的HTC等,由於品牌的銷售必須直接對應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企業在這個階段開始學習如何以消費者的觀點來開發商品和宣傳,但是長期以來的代工思維仍主導了行銷的作法,經過一次次的市場銷售結果,也讓行銷觀念開始轉為消費者導向。
2009~2019|互動行銷
經過全球金融危機後,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更加謹慎,加上網路普及,消費者擁有資訊的主導權,因此,品牌能做的是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而無法像過去強迫性地廣告推播,消費者的意願,變成是行銷傳播的重心。
行動載具與網路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加速了行銷的變革,過往由品牌主導的行銷模式已不可行,必須要善用網路的力量,更謙卑地傾聽消費者的聲音,讓消費者的意見能夠進入商品開發和行銷的流程中,才能順應時代潮流,讓消費者看到和購買符合他們需求的商品,此一時期的行銷重點,放在品牌與消費者間的互動。
2020年至今|遠距行銷
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思維,在被迫降低人際接觸的情況下,透過網路等非實體接觸的購物需求快速成長,而且電商購物的「好處」一旦被消費者體驗,就很難再回到過往,未來即使疫情平復,電商購物的比例也不會下降,但許多商品仍然需要實際體驗,如何執行「遠距行銷」,就變成是未來行銷很重要的課題。
2020年發生新冠疫情,改變了全球人類的生活,電商交易和遠距工作/教學變成不得不的趨勢。疫情經過一年仍未見減緩,2021年起,行銷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里程碑,「零接觸」將成為新的行銷方式。
過去的50年,經歷經濟起飛、全球化競爭、網路普及和疫情肆虐等不同的環境變化,在新冠病毒的威脅下,不能等待疫情的平歇,而要積極的應對未來,事實上,行銷的觀念從來沒改變過。
行銷經過50年的變化,面對未來,除了要時時注意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外,還有兩點需要注意:
1. 虛實搭配,共創雙贏
不論是O2O(Online to Offline)或是近來在喊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虛實整合的觀念早已成形,只是過往的O2O比較重視數位與非數位的整合,但在《遠距行銷》的時代,O2O的重點是分工。所謂的分工,就是依據不同商品的消費者需求,來決定各種行銷工具與虛實通路該扮演的角色。
例如,消費者買鞋子還是需要試穿,即使網路購物可以退貨,但尺寸和樣式還是眼見為憑最準,現在已經有鞋子的品牌將實體店改為「體驗店」,只提供消費者試穿,而不開放現場購買,一來可以節省店面的空間(不需要備庫存),二來導引消費者到線上購買,不但節省人力並且可獲得顧客資料作為未來再行銷使用,實體通路不再是成交的地點,而是行銷溝通的工具。
2. 內容取代廣告,興趣取代洗腦
資訊的主導權已在消費者手中,由於資訊爆炸,消費者只會對有興趣的商品花時間去研究,行銷人能做的就是引起消費者的興趣,過往洗腦式的訊息告知模式已不適用。現在的行銷必須用「話題」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同時在網路上準備好資訊,讓有興趣的消費者主動搜尋,不用擔心消費者看不到,只怕你無法引起消費者的興趣。
只要有市場競爭,就會有行銷的必要性,展望行銷下一個50年,變化的速度可能會更快,但行銷的觀念不會改變,只有行銷的方式,會依據消費者的行為,不斷演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