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是中國傳統的瓷器品類,造形隨著時代的審美觀念而有高矮胖瘦之變化。宣德時期的梅瓶呈圓脣小口、「)(」形短頸、肩部豐圓、腹部深長之狀,形狀頗為秀美,表面以雲龍紋、螭龍紋、花卉紋、松竹梅紋及魚藻紋等題材為主紋,搭配不同的附屬性紋樣,產生一元多式的設計。
一、雲龍紋梅瓶形紋設計
雲龍紋是宣德青花瓷上的典型紋樣,普遍見於瓶、罐、壺、盤、碗、洗、尊等器物上,布局隨著器形而異,在梅瓶上作為腹部的主要紋飾。
圖一為宣德時期的青花梅瓶,瓶口和頸部留白,肩部和底部勾勒弦紋為邊框,表面繪畫四個獸面紋、一個大龍紋、若干雲紋及簡化的壼門紋邊框,肩部橫向書寫「宣德年製」四字楷書款。
龍紋雙眼圓如眼鏡,額頭低平,上顎翹起,頭頸處的鬃鬣成束往前飄,龍身背上脊板豎立,體表採筆觸留白法繪畫,以深淺相間的色差表現鱗片,修長的龍身狀如巨蟒,環繞瓶腹一圈,四肢前後展開,配合飄帶與關節毛呈現御風而行的動態。
龍紋下方的簡化壼門紋邊框,具有補白的功能,龍紋上方的獸面瞠目露齒,雙眼炯炯有神,在圓闊飽滿的瓶肩襯托下,為真龍天子增加威風凜凜的氣勢。
二、螭龍紋梅瓶形紋設計
宣德青花瓷有數種不同的龍紋形象,除了普遍可見的鱗片蛇身龍紋外,還有口啣花卉、尾若卷草或肩肘帶翼等造形,習以螭龍、夔龍或應龍稱呼,它們的數量並不多,以螭龍而言,主要見於梅瓶和蟋蟀罐上。
圖二為宣德時期的青花梅瓶,瓶口和頸部留白,肩部勾勒二圈弦紋及如意雲頭紋邊框,框內填飾垂珠紋,腹部繪畫螭龍紋,龍首上方橫向書寫「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款,下方以雙弦紋和如意雲頭紋邊框內填串珠紋托底。
龍紋鼻吻朝上仰望,口中啣著靈芝,身軀朝後蜿蜒,體表繪畫中脊,中脊兩側有對稱的短弧線節紋,四肢上下開展,呈俯視下的狀態,龍尾分岔卷曲,猶如藤蔓卷草,迴繞到龍首下方。
螭龍口啣靈芝代表祥瑞,體態優美如草葉,與雲龍紋象徵權勢的遒勁雄健不同,而上下方陪襯的如意雲頭串珠紋也與螭龍互相呼應,使此器特別具有清新優雅的美感。
三、花卉紋梅瓶形紋設計
花卉是宣德青花瓷器的常見紋樣,畫在梅瓶上面的有纏枝花卉、折枝花卉及折枝花果等圖樣,大多作為腹部的主紋。
圖三為宣德時期的青花梅瓶,瓶口和頸部留白,肩部披覆壼門紋邊框內填圓珠紋,腹部繪畫纏枝花朵,近底部亦環繞一圈壼門紋邊框內填圓珠紋,與肩部紋樣上下呼應,花朵上方橫向書寫「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款。
纏枝花卉包含牡丹、菊花及茶花等等,花朵由斜角俯視或俯視角度取象,配合上寬下窄的瓶身,呈現逐瓣展開、朝上仰放的樣子,雖然數量不少,但以上下左右交錯的形式排列,靈巧的枝葉朝往各個方向,猶如在風中自由翻轉。
位於瓶肩與瓶底的壼門紋邊框採藍地白花法繪畫,濃重的鈷藍突顯出這二圈整齊的邊飾,既能襯托纏枝花卉的活潑生動,又有穩定視覺重心的效果,使此器顯得生機盎然、高雅大方。
四、松竹梅紋梅瓶形紋設計
松竹梅紋深受文人畫家的喜愛,也是青花瓷的傳統題材,在宣德梅瓶上作為腹部的主題紋樣。
圖四為宣德時期的青花梅瓶,口沿和頸部留白,肩部和底部分別繪畫一圈壼門紋邊框內填圓珠紋,以框尖相對的形態彼此呼應,腹部繪畫松竹梅所組成的歲寒三友圖,竹葉上方用楷體書寫「大明宣德年製」六字年款。
在腹部的歲寒三友圖中,松樹和梅樹呈Y字形並列一起,老枝橫向四方,嫩枝昂首向上,縱橫交叉的枝幹產生前後交錯的空間感,橢圓形的松針密聚成團,朵朵梅花漸次綻放,蒼翠的修竹挺立其間,鋪陳出傲骨迎風、挺霜而立的精神。
以藍底白花法繪畫的壼門紋邊框,可以突顯歲寒三友的圖象,透過器面的分割,使松竹梅紋獲得最佳的比例與自然的構圖。
五、魚藻紋梅瓶形紋設計
魚藻紋常見於宣德時期的青花瓶、盤、碗、洗、罐等器物上,在青花梅瓶上以腹部主紋為多。
圖五為宣德時期的青花梅瓶,此器通體繪畫蓮塘魚藻紋,上腹部有四叢大型蓮荷平均分布,蓮叢朝上開展,與圓闊的器身呼應,蓮叢之間各繪一條魚兒,兩兩相對或相背,翹首揚尾,作迴游之姿。
梅瓶肩上散布水藻,下腹部繪畫小型蓮叢,這些次要紋飾與大型魚藻紋堆疊在一起,增加蓮塘水域的景觀深度,是配合高長形器身所作的設計。
綜上所述,明代宣德青花梅瓶以各式主紋搭配副紋,切割高長的器表,使主紋得到合理的比例布局,表現生動自然的美感。下期將以蟋蟀罐為主題,介紹此一品類的形紋設計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