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7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在震旦博物館邂逅古玉設計大師「玉見設計」特展(一)

玉見設計展覽現場玉見設計展覽現場

2017年10月暌違已久的特展——「玉見設計」終於同觀眾見面了,這次展覽既是震旦博物館館慶四周年獻禮,也是博物館對全新展覽形式的一次探索和創新。從本期開始,筆者會針對此次特展做系列解讀,帶領大家體驗古人的智慧和審美旨趣。

你會不會也曾這樣誤會過古人

很多觀眾在欣賞古器物時大多會有類似的經歷,偌大一個展廳,不計其數的藏品,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美物」並不多。如果沒有專業導覽員講解,普通觀眾基本上只會留心那些看上去較為「精緻」的展品,同時發出這樣的感歎:「原來古人就可以製作這個了!」。事實上,當我們以這種語氣評論古人時,就已經把古人的設計和工藝預設在了較低的層次。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古代的技術條件相較今日落後,因此古代製品「理應」是簡單和稚拙的。「精美」是意料之外,「粗糙」卻是情理之中。然而古人的設計智慧則比我們預想的要更為複雜,震旦博物館此次推出「玉見設計」特展就是希望以展覽之形式,深度解讀古人設計理念和智慧。今天我們在展櫃裡看到的文物,大多經歷了千百年的地下埋藏,歷史侵蝕了它們原有的光鮮,但是除去表面的歲月痕跡,我們仍舊可以從中抽離出製作者的巧思,只有理解古人設計思維之後,才能夠更好的欣賞文物所帶給我們的震撼之美。

觀眾體驗互動裝置觀眾體驗互動裝置

限制才是檢驗設計的準繩

設計是一種創造性行為,它把需要、約束與經驗等訊息轉變成潛在的解決方案。從這個定義出發,我們不難發現,設計本身就帶有諸多限制條件,它和藝術創作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換言之,限制條件越多,對設計師的考驗也越大,在苛刻條件下誕生的往往就是設計精品。古代很多文物都是設計的產物,中國古玉更是如此。通常情況下,一件玉器的誕生受到玉質材料、製作工具、成本限制、使用功能、流行審美等諸多條件約束。在這些條條框框之下,玉工需要憑藉自身的經驗詮釋出器物的內涵和外在表像,讓二者可以有機結合,從而成就出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作品。這一複雜過程,在今天博物館觀眾眼裡可能十分平常,因為我們既有觀念認為古器物就理應如此。然而當觀眾遊歷在「玉見設計」展覽之中時,我們希望大家可以留出更多時間靜心思考,嘗試把自己和古代玉工互換身份,你會發現那些看似「合理」的造型和紋飾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平實,它們無一不凝聚著古人的深邃智慧。此次「玉見設計」特展震旦博物館策展團隊,將古玉設計中的種種「限制」條分縷析,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更能切身體會古玉設計和製作的精妙之處。

這不僅僅是一個器物的展覽

一個好的展覽並非是靜態的展示,而是觀眾同策展人的交流過程,觀眾走進展廳就變成了展覽的一部分。基於這一理念,「玉見設計」特展打破了原有展櫃和展示樓層的限制,在博物館2~5樓的空間裡,巧妙安排了供觀眾體驗的互動裝置,營造出浸入式體驗。參觀者可以親自動手為這次展覽增加新的「展品」,切身實地的瞭解古人依料施工、角度取象、樣稿組裝、一元多式的設計思維。此次展覽希望藉由古玉為窗口,開啟大眾認識古人設計理念的大門。

系統展示古玉設計理念系統展示古玉設計理念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