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查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震旦博物館

花鳥紋始見於唐宋時期,長沙窯和磁州窯的產品上都可以看到由花卉和鳥類所組成的紋飾。到了明代永樂時期,花鳥紋成為青花瓷器的主紋之一,除了畫風精巧純熟之外,還會配合器型與其他紋樣做不同的布局,成為同中有異的設計。以下選取扁壺、梅瓶、玉壺春瓶、執壺及葵口盤五類器物,說明同一題材在相異器型上的表現。
中國古代玉器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十分鮮明的時代風格,本期筆者會針對這一問題,為大家解讀古代玉工的又一設計理念——「角度取像」。
玉器在中國經歷了八千餘年的發展,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意涵。它是君子比德的標的,是君王祭祀的貢物,也是後世富賈把盤的玩物……。然而從天然的玉石到形態各異的玉器,這中間離不開治玉工人的巧思。本期筆者會帶領大家走進玉工的設計世界,還原這一識材成器的過程。
洪武瓷器早期給人的印象是部份器形碩大,但是紋飾風格拘謹。近年來隨著出土資料日漸增多,部份傳世品逐漸對外披露,也發現了一些繪畫筆觸灑脫靈動的作品,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釉裏紅大盤即是代表性的器物。
元代是青花瓷器興起的年代,雖然生產時間不長,成品卻廣銷中國及海外各地,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但因當時外銷數量較多,導致國內藏品的數量不及國外豐富,所以國人對於元代青花瓷器並不熟悉。
玉質帶鉤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功能並不明確,其後一度式微,直到春秋時期再度興起,成為東周與漢代的服飾玉之一。
2017年10月暌違已久的特展——「玉見設計」終於同觀眾見面了,這次展覽既是震旦博物館館慶四周年獻禮,也是博物館對全新展覽形式的一次探索和創新。從本期開始,筆者會針對此次特展做系列解讀,帶領大家體驗古人的智慧和審美旨趣。
洪武時期沿襲了很多元代的瓷器品類,但在紋飾形狀與繪畫技法上加以變化,逐漸發展出自體性的風格,如本期所要賞析的釉裡紅折枝菊花紋大盤即是典型的作品。
青花瓷崛起於元代中晚期,以「白地藍花」的特殊美感風靡海內外,成為宮庭用器、民生用品及外銷市場的重要品類,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獨樹一幟的地位。本書蒐集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與其他相關彩瓷共計70件,分為元代青花、明代青花、清代青花、青花與其他彩類等四大單元。每個單元皆有一篇概論作為簡介,圖版部分附加文字說明,書前收錄吳棠海先生的專文《古器物學研究—青花瓷器初探》,是認識中國古代青花瓷器不可錯過的著作。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