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查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藝文饗宴

選擇分類:
青花瓷崛起於元代中晚期,以「白地藍花」的特殊美感風靡海內外,成為宮庭用器、民生用品及外銷市場的重要品類,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獨樹一幟的地位。本書蒐集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與其他相關彩瓷共計70件,分為元代青花、明代青花、清代青花、青花與其他彩類等四大單元。每個單元皆有一篇概論作為簡介,圖版部分附加文字說明,書前收錄吳棠海先生的專文《古器物學研究—青花瓷器初探》,是認識中國古代青花瓷器不可錯過的著作。
玉劍璏安裝在劍鞘上面,可以穿入長條狀的繩索或帶子,供使用者佩掛之用,是玉具劍的組成零件之一。
陶俑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器物,它的使用歷史十分悠久,是記錄當時社會生活及思想史的重要研究物件。縱觀中國的陶俑發展史,漢代和唐代是比較突出的兩個時代。
玉劍珌安裝在劍鞘底部,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與玉劍首、玉劍琫及玉劍璏三者同為玉具劍的組件之一。到了戰國晚期-漢代,這四種劍飾玉成套使用的情形愈加普遍,造型也趨於穩定的形制。
本書的內容為中國古代的舍利信仰文物,書中收錄了魏晉南北朝—清代,約一百二十五組件的器物,包含地宮石門,與承裝舍利的舍利瓶、金銀棺、石棺、石函、金銀寶閣,還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石禪床、造像碑、護法獅,以及香薰、淨水瓶、燭臺、缽碗杯盤等供養器具。
玉韘本來呈短筒狀,是套在拇指上面,用來鉤弦射箭的器具,到了漢代演變為扁薄的片飾器,成為佩戴用的裝飾品。
玉珩是從玉璜演變而來的器物,主要盛行於春秋戰國及漢代,在組佩飾中擔任主幹的角色來繫連上下方的飾件。
佛教造像起源於印度,透過商旅和傳法活動,輾轉傳入中國,在中國發展出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是中外人士所珍愛的文化寶藏。本書蒐羅北魏至明代的佛教造像86組件,內容包含佛像、菩薩像、弟子、羅漢、護法、飛天及造像碑等等
玉璧是古代玉器裡的重要品類,形狀會隨著時空背景的轉換而改變。新石器時代晚期,因為區域文化的差異而有單體圓璧、多連璧及多璜聯璧等樣式,東周時期因應組佩飾的需求而有出廓系璧,到了漢代,玉璧不僅用於喪葬和佩戴,也可作為傳家之寶,形紋變化更加豐富,以下分傳統圓形、璧面鏤空、璧心鏤空、左右出廓及上方出廓五類,說明漢代玉璧的設計方法。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