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們覺得轟轟烈烈的事業結束時,快樂結局就是退休後可以去打高爾夫。忘了那種事吧。一段事業結束時,就該重啟新的一頁,在全新的領域重新出發。這是你再次大展身手的機會,事業第二春的好處,在於現在的你比較聰明,比較有經驗,也比較敢做大事。
「人類史上首次個人可以活得比組織久。因此要自我管理,就要為自己的後半生做好更好的準備。」──彼得.杜拉克。
在經濟體系中,勞力工作者通常被視為生產成本的一部分,需要受到控制,並在必要時削減。從本質上來看,個別勞力工作者與其他具備相同技能和訓練的工作者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知識工作者的情況則截然不同。他們掌握了組織運作的核心資源,這些知識成為公司資產的一部分,且能隨時隨身攜帶。任何公司如果能有效利用超過傳統退休年齡的知識工作者,將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
知識工作者的職業生涯通常也比勞力工作者更長。事實上,多數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可以持續50年甚至更久。由於許多成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0年左右,知識工作者需要準備好擁有2到3段職業生涯,學會自我管理,而非遵循組織設定的職業模式。
隨著時代變遷,「老」的定義也在改變。退休年齡從過去的60至65歲延長至75歲,甚至85歲或更老。醫療保健的進步與新科技的發展,彌補了體力上的部分限制,使老年時期成為可以盡情享受個人興趣的階段。
相較之下,勞動工作者在結束職業生涯時,往往體力與精力已經耗盡,因此享受休閒生活成為他們退休後最渴望的目標。知識工作者在退休時通常仍擁有良好的體力與心智狀態,並積極規畫未來,而非住進養老機構。
因此,21世紀愈來愈多的知識工作者,在第一份工作變得過於單調或重複時,往往會選擇開啟第二段職業生涯。
職業生涯的第二春選擇包括:
選擇1:從一間組織轉職到另一間組織
例如:與其擔任中型企業的財務主任,知識工作者可能成為一家醫院或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長,或者甚至可以在新組織內跨入全新領域。轉職的動機來自嘗試不同事物、學習和應用新技能的挑戰。
選擇2:建立同時並行的職業生涯
這些知識工作者繼續從事原本的職業,但減少工作時間。於是他們在閒暇時間,以兼職方式在其他組織扮演類似角色,或開始諮詢工作。 這些人的動機是讓在他們平常影響圈以外的其他人,有機會過不一樣的生活。
選擇3:擔任「社會企業家」
在繼續履行主要企業責任的同時,這些人成立其他組織,專門處理他們在意的社會挑戰。這些人喜歡他們現在的工作,但覺得不再具有挑戰性──因此他們挑戰自己,讓這個世界變成比他們創建時更好的地方。
開創事業第二春的關鍵在於,知識工作者必須及早打好基礎,這樣當時機成熟時,就能順利展開第二段職業生涯。此外,若知識工作者在人生中遭遇重大挫折,第二份事業也能在關鍵時刻提供即時且有價值的選擇,幫助他們應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