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6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普立茲克建築獎系列專題➂ —最節制的設計 創造最強大的空間感動

德國柏林的新博物館,在荒廢半世紀之後,於建築師的巧手改造下以全新姿態重生。德國柏林的新博物館,在荒廢半世紀之後,於建築師的巧手改造下以全新姿態重生。

曾操刀上海「西岸美術館」與杭州「良渚博物院」的大衛.奇普菲爾德,不僅是去年第52屆普立茲克建築獎得獎人,在倫敦、柏林、米蘭、上海,以及西班牙的聖地牙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都設有辦公室,最近他也將設計觸角伸向更多亞洲城市,並首度發表將在新北市板橋啟建的頂級住宅,受到更多矚目。 

第52屆普立茲克建築獎得獎人大衛.奇普菲爾德第52屆普立茲克建築獎得獎人大衛.奇普菲爾德

大衛.奇普菲爾德(David Chipperfield)是一位穩定多產、卻又包容性很強的建築師,在長達四十多年的執業生涯中,設計出一百多件作品分佈於歐洲、北美、亞洲各地,類型橫跨公部門行政建築、文化與學術建築,也涵蓋住宅與都市再造計劃,展現寬廣多元的設計能力。

將他的作品一字排開來看,他的設計細膩、簡約,但又充滿力量,尤其在理性與節制間,卻又透出無比優雅。對一些建築評論家來說,「節制」正是他設計裡的重要關鍵字。

優雅內斂 節制中創造獨特極簡風格

在這樣的堅持下,大衛.奇普菲爾德總在深思熟慮後做出精煉無比的設計,成為難能可貴的特質。尤其他始終擅於化繁為簡,摒除多餘,因此每每創造出無論在建築實體或文化意涵上都能經得起考驗而流傳下來的作品,體現了建築更深一層的永續意義。

 

他同時擅長將環境與歷史紋理納入設計思考當中,融合周邊或案場現存的建築,因此每個案子都能激發出創新的建築語彙。也正由於他對歷史、文化、環境均極為尊重,也特別重視為建築重新賦予功能性及實用性的目標,有時亦透過建築,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與動力,因此他在普立茲克建築獎得獎感言特別強調,建築師作為一種職業,同樣可為社會不平等或氣候變遷等議題做出貢獻。

 

「身為建築師,我們不只在創造更美的世界時扮演深刻角色,對於創造更公平、更永續的社會亦然。我們必須起身面對挑戰,並激勵下一個世代懷著願景與勇氣去擁抱這份責任。」

 

因此你可以在他的作品看到,優雅與節制,創造了建築的永恆,並在構造與細節之間呈現出這位建築師追求清晰、精確的努力。

奇普菲爾德採取的設計策略是盡量保存原貌,必要時才加入現代空間,進行著當下與過去的無聲對話。奇普菲爾德採取的設計策略是盡量保存原貌,必要時才加入現代空間,進行著當下與過去的無聲對話。

巧手改造博物館 為空間注入新意

2009年重新落成於德國柏林的新博物館(The Neues Museum),原是建於19世紀中的作品,但在二次大戰期間被轟炸得面目全非,因此在過去的東柏林荒廢了長達半世紀之久,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才露出重建曙光。

 

奇普菲爾德在這項專案展現了他重建、保存、增建,以及為原建築注入新生命的能力,因此重新開幕後備受好評。他採取的設計策略是盡量保存原貌,必要時才加入現代空間,因此原建築雖是主角,但新加入的摩登大階梯、特意裸露的大片斑駁灰泥牆面,以及過往受戰爭破壞的痕跡,都被視為空間整體的一部分,就連博物館過去荒廢的五十年,也被視為設計元素的一部分,進行著當下與過去的無聲對話。

 

同樣位於柏林「博物館島」的詹姆斯.西蒙畫廊(James-Simon-Galerie)也是他的作品,在2018年落成後被視為完美串聯傳統與創新的典範。他以大片的玻璃窗讓歷史建築充滿了自然採光,也讓空間更富於穿透感,能與周邊的都會地景互相映照。

 

奇普菲爾德認為,建築師從某方面來說,可謂是記憶、意義、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城市是歷史的紀錄,也在變動不居、不斷演化的情況下,使建築在經過時間淘洗後為歷史留下見證。「在這個演化過程中,我們拆掉一些建築,換上別的建物;但只憑保存最佳建築的概念並不夠,我們也必須保護能反映城市演化豐富性的特質與特性。」 

 

再來,他在柏林還有另一件很受矚目的整建案,原建於1963至1968年間的柏林新國家美術館(Neue Nationalgalerie),早被視為20世紀經典,因為它是現代主義大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在移居美國後唯一的歐洲作品,最大特色就是由玻璃、鋼骨、強化混凝土構成,展現當時設計與建築技術新思潮。

 

不過在經過半世紀的歲月並被列為歷史建築後,這幢展館極需大規模的整建,以符合當前使用需求,因此除了照明、空調、保全、遊客服務、餐飲、專賣店等設備升級,也改善了無障礙空間及後勤運輸動線,讓這座「國際式樣」(International Style)經典之作能以最接近原貌的方式重生。

落成於2018年的詹姆斯‧西蒙畫廊成為柏林「博物館島」的展館新入口。落成於2018年的詹姆斯‧西蒙畫廊成為柏林「博物館島」的展館新入口。
2006年落成於西班牙的四層建築,是為美國盃帆船賽而設計,也為瓦倫西亞港口工業區的再造揭開序幕。2006年落成於西班牙的四層建築,是為美國盃帆船賽而設計,也為瓦倫西亞港口工業區的再造揭開序幕。

重塑都市紋理 讓更多人感受設計魅力

對於推動重塑都市的紋理,奇普菲爾德也很有自己獨特的解讀。2006年於西班牙瓦倫西亞完成的一幢四層建築,是他開始廣泛受到國際矚目的作品之一。它原是為了當年夏季舉辦的美國盃帆船賽(America's Cup)而建,作為活動期間接待參賽隊伍與贊助商的臨時場地,因此他將建築材料簡化至最低限度,以水泥混凝土、鋼板、實木、樹脂等材質構成,從贏得競圖起算,只花了11個月便火速完成,卻也為瓦倫西亞港口工業區的重生再造揭開序幕。

 

當年是美國盃帆船賽150年來首度前進歐洲舉辦,因此吸引了全球目光,這座建築的最大特點就是每層樓均設有超大觀景台,有些甚至寬達15公尺,讓使用者可以享受周圍的水岸與城市景致,也因此它的戶外面積竟然比室內還大,翻轉了傳統建築的常規。

 

逐步累積實力後,奇普菲爾德在其他歐洲國家也開始大展身手,近期2022年在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落成的舊行政官邸大樓(Procuratie Vecchie)整建便是一例。原建築為可遠溯至16世紀的檢察官住宅,後由世界第三大保險集團Generali收購,並委託建築師進行整建;他決定將這幢位於市中心的建築重新打開,讓更多人感受其空間魅力。

 

如今建物內部除了辦公空間,亦規劃了屋頂露臺、展覽與展演空間,讓公眾首度能夠進到這座歷史建築參觀,也讓這幢擁有五百年歷史的優美建築,與威尼斯的城市生活產生更緊密連結。

 

再來,為了改善都會環境並提高生活品質,法國發起了「重塑巴黎」(Reinventer Paris)計畫,選定了23處急需改造的公共空間與建築,邀集各領域集思廣益;2022年落成的「莫蘭複合建築」(Morland Mixité Capitale)整建案就是因此起始的項目,藉由將社會住宅、奢華住宅、商舖、餐飲、旅館、青旅、市場、藝廊、托兒所等多樣用途巧妙混搭,並加上屋頂花園,為周邊街區重新凝聚活力。

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舊行政官邸大樓在2022年完成整建,讓人重新感受這幢歷史建築的空間魅力。義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舊行政官邸大樓在2022年完成整建,讓人重新感受這幢歷史建築的空間魅力。

原建於1960年的建築由於過於封閉,一般人不易接近,因此建築師在整修之外,藉由在建築底層加入承重拱頂通道,並在其上加入新增建,創造全新空間入口,將莫蘭大道的人流引向塞納河畔,反向亦然。被「打開」的複合建築,公共空間更具開放性,生活機能更豐富,完成後也成為花都另一新興設計地標。

2022年於法國巴黎落成的「莫蘭複合建築」整建案,為塞納河岸街區重新找回活力。2022年於法國巴黎落成的「莫蘭複合建築」整建案,為塞納河岸街區重新找回活力。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