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泛指用陶土製作的人像、動物、馬車及建築等物件,是古代的陪葬明器,此一葬俗大約濫觴於殷商時期,到了春秋戰國逐漸取代人殉而流行起來,秦漢之際達到高峰。
除了大家熟知的秦始皇陵之外,漢文帝竇太后墓、漢景帝陽陵、漢武帝茂陵、漢宣帝杜陵等皇家陵園,以及江蘇、四川、甘肅、河南、河北等地也有漢代陶俑出土,數量與造形十分豐富。本文即分秦代武士俑、秦代陶馬、西漢騎馬俑、東漢說唱俑及東漢馬拉車俑五類,介紹它們的特色。
一、秦代武士俑
秦代武士俑的體型高大,尺寸大多在1.75米以上,面部五官和衣著裝束清晰寫實,彼此互不重複且獨具個性,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按照真人形象製作的俑類。
例如圖一為秦代的武士俑,此俑由陜西省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頭部採模印法製作,身體和四肢以泥條盤築法捏塑成形,其後再刻劃臉部表情與衣著服飾,形成頭戴長冠、頸部繫巾、身穿戰袍鎧甲的造形,腳底附加一塊方形底板,穩定陶俑的重心。
武士額頭寬平,雙眉微蹙,眼睛炯炯有神,鼻樑挺直,嘴上蓄鬚,神情威武嚴肅,頭頂上的高冠向後彎捲,身上的鎧甲以淺浮雕技法表現,甲片大小與編綴方式都交代的十分清楚,顯然是以模擬實物的態度製作而成的。
由於秦俑如肖像一般如實呈現秦代將士的形象,透過數千名的規模陣仗鋪陳出恢弘的氣勢,充分展現秦代軍人威猛剛毅的氣質。
二、秦代陶馬
秦代陶馬的尺寸也與真實的馬匹大小相當,高度大約1.6米左右,從功能上可以區分為車馬和騎馬二類,前者拖曳戰車,後者供人騎乘,二者的體態風格頗為一致。
例如圖二為秦代的陶馬,此俑亦由陜西省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全器分為馬首、身軀、四肢及尾巴等部位,採塑貼和模印等多重技法分段製作,再逐一黏接而成。馬首雙耳豎立,注視前方,身軀膘肥體壯,背部仿製皮革鞍墊,四肢筆直站立,肌肉結實,筋骨矯健,神情機警,氣勢剛強。
此一昂首挺立、四肢豎直的姿態是秦代陶馬的特徵,雖然缺乏活潑的動感,但是以群體的組合和數千件騎兵、戰車排列成龐大的軍陣,布局整齊嚴密,規模雄偉磅礴,正是「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具體寫照。
三、西漢騎馬俑
漢代盛行厚葬,希望逝者在另外的世界裡繼續享受生前的尊榮,使隨葬陶俑的題材變得十分豐富,除了延續秦代的兵馬俑之外,還有官吏俑、仕女俑、樂舞俑、儀仗俑及動物俑等等,尺寸大約40-60公分左右,規格比秦俑小很多。
例如圖三為西漢的騎馬俑,此器採分段模印法製作局部零件,再逐一黏接為完整的造形。馬首略微瘦削,頸部豎直,昂首注視前方,身軀壯碩,四肢筆直站立,背上馱負一位騎士。
騎士頭戴冠帽,帽纓繫於頷下,身穿翻領闊袖的右衽上衣與鎧甲,跨坐於馬背上,頭部微微側轉,朝上仰望,雙手上舉作拉弓射箭之狀,神情專注,精神抖擻。然而此器的尺寸較小,騎士表情溫和,與秦代陶俑猶如臨戰前的肅穆莊嚴截然不同。
四、東漢說唱俑
西漢中晚期以後,墓室結構模仿逝者生前的住宅設計,隨葬陶俑的題材也更加生活化,出現許多家內奴僕的俑類。到了東漢時期,除了侍僕之外,雜技樂舞百戲俑成為主流,陶俑風格煥然一新。
例如圖四為東漢時期的擊鼓說唱俑,人俑頭上包著布巾,雙肩聳起,頭部向前下壓,袒胸露腹,下著長褲,左手環抱一鼓,右手握著鼓棒,左腿屈膝踏地,右腳前踢,露出跣足,抬眉瞇眼,露齒微笑,神情詼諧滑稽,動作誇張有趣。
此類陶俑主要見於四川地區,臉部表情刻劃細膩,肢體動作活潑逗趣,充分表現說唱藝人的神韻,是東漢時期最富有民間生活氣息的作品。
五、東漢馬拉車俑
東漢時期的陶俑呈現日常生活百態,題材包羅萬象,除了侍僕、樂舞、雜耍、庖廚、勞役、家禽、家畜之外,還有車馬、樓房等等,可謂食衣住行育樂無所不包。
例如圖五為東漢時期的坐騎車馬俑,此器採分段法製作,轅馬、車輿及御僕按照形狀所需模印或捏塑,再組合而成。陶馬體型高大,雙耳豎立,張口嘶鳴,右蹄舉起,向前邁步。車輿主體呈方形,兩輪高大,車座周邊豎立圍板,上面跪坐一個御僕,頭戴高帽,雙臂前彎,作手執韁繩的駕馭之狀。
車輿前端具有橫軛,置於陶馬頸背之處,軛下連接雙轅,與車座下方的輪軸連接,車體結構十分清楚,如實呈現當時的馬車形態。
秦漢陶俑從嚴肅整齊的軍隊狀態發展為形形色色的生活百態,題材和造形都有大幅度的變化,值得仔細觀察與品味。下期將以原始瓷器為題,介紹商代——漢代之際瓷器初創時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