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6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復古不敗,經典永在—家用篇(下)

義大利式的哀愁與重生

現在提到流行時尚與設計,腦海中快速閃過的關鍵字,不論是國家或是品牌,可能很多都與義大利脫不了關係。在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期間,首先面臨在一次大戰後,儘管被列為戰勝國,但義大利戰後內耗極為嚴重。在此刻也開啟了義大利墨索里尼時代,加入日本、德國為主的軸心國。因此二戰後的義大利,在兩次戰爭內都沒有撈到一筆,最後還讓經濟崩壞。

 

而Bialetti的創辦人Alfanso Bialetti(1888-1970)在1918年一次大戰結束後,從法國回到義大利開啟了鋁製品的製造工作,由於義大利並不產重工業所需要的鋼鐵,但是卻盛產鋁金屬,對於家電來說,鋁是十分合適的素材。

來自洗衣機靈感的咖啡機

Bialetti的摩卡咖啡壺,從1950年到目前至少在全球銷售出超過三億支咖啡壺,若以目前全球有73億人來算,大約平均每25人就有1人擁有。

 

不過提到Bialetti如何創造出摩卡咖啡壺,最初是來自洗衣機而產生的靈感。在19世紀末,開始出現蒸氣式洗衣機,取代了更早期用人力拍打刷洗的洗衣槽與手搖式洗衣桶。蒸氣式洗衣機原理就是將水轉換成高溫蒸氣,進而將噴出的蒸氣水在衣服上進行深層高溫去污。洗衣機內透過一根金屬管,能將加熱後的肥皂水從機器底部吸上後噴灑在衣物進而能夠達到清潔效果。

 

而這個設計讓Bialetti運用到咖啡壺,透過蒸氣壓力讓咖啡文化得以快速普遍,更讓摩卡壺成為居家內蔚為流行的家用品。Bialetti的Moka壺,後來更被廣泛認知透過蒸氣與壓力汲取的咖啡壺都被稱為摩卡壺。此外,摩卡取名來自中東葉門的摩卡港,在一百多年前可以說是負責運輸中東與非洲最重要的咖啡出口港埠。

換湯不換藥,八角經典壺風行近百年

經過兩次大戰的波折,Bialetti的事業一度受到中斷,等到戰後繼承Alfranso Bialetti咖啡意志的,就是他的兒子Renato Bialetti。Renato重操父業,並且他透過大規模的行銷方式讓來自義大利的Bialetti走紅全球。

 

你現在所看到的Bialetti摩卡壺,從1933年設計出的外型至今,甚至所用的材質都跟最原始的摩卡壺一樣。靠著單一產品走紅全球再加上長時間在市面不墜的品牌。Bialetti如同許多義大利品牌一樣,除了懂得維繫品牌價值之外,還時常大玩跨界。不時推出符合時代潮流的不同配色款已經是小菜一碟。先前還曾推出過普普藝術系列,把Andy Warhol、James Rosenquist、Roy Lichtenstein等人作品躍上摩卡壺,更別提到與許多品牌共同推出聯名款式。同時Bialetti也舉辦設計競賽「Bialetti national design contest」,讓義大利的學生投稿將義大利城市意象設計在摩卡壺上。

 

喔,對了,每個Bialetti摩卡壺身上面那位有八字鬍男人的俏皮logo,當然就是創辦人Alfranso  Bialetti的形象。

端出柳宗理,連媽媽可能都聽過

提到柳宗理,設計迷腦海可能出現的經典,除了一系列生活道具、餐具之外,應該就是「蝴蝶椅」(Butterfly Stool)。這張僅使用兩片壓合處理過的木板所構成,用極簡材料製作出的體態優美的椅子,讓巴黎羅浮宮、紐約MoMA等博物館列為永久收藏。1954年設計出蝴蝶椅,歷經半世紀仍是許多人追崇的款式。

 

柳宗理名下的設計,與生活都脫不了關係,不論是南部鐵器系列的鍋具,或是餐具等等,在市面上單一品項的銷售都長達幾十年。相較於其他的設計品牌,柳宗理設計蝴蝶椅到生活道具上,的確都秉持著人們可以消費得起或享受得起的好品質,相對平實的價格也讓柳宗理系列產品更容易走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用手去感受,手會告訴你答案」

柳宗理設計的物件中,儘管有著包浩斯風格下的行隨機能感,但似乎少一些工業設計下的絕對理性,多了一些圓潤醇厚的手感。他在設計時,強調的是當內在機能確定,外在樣貌即會應然產生。因此他在做設計的本質概念是「用」而不是「畫」,在眾多設計品當中,柳宗理最直覺的做法是直接動手做模型,透過縮小比例的原型製作,更為直覺的感受設計出的使用感。這與先畫設計稿出來再修正的邏輯不太相同,也因此你看到柳宗理的系列設計,很難找到一條絕對的直線,依照著使用情境創造出合乎使用邏輯的手法。也因此,你看不太到裝飾性的設計,哪怕是會搶走產品本身的色彩,柳宗理刻意將這些與使用無直接關聯的元素降到最低。

日本民藝倡導,超乎對美的堅持

柳宗理被人稱為是日本工業設計第一人,不過擁有豐富底蘊,有滿大部分是來自他的父親柳宗悅。柳宗悅被稱為是「日本民藝運動之父」,他認為的「民藝」,其實是從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中,透過生命經驗所演化出來,並不是由特定的設計師,或是富有技藝的匠師們所打造的,也因此這樣的產出會是一個恆遠流長的最大公約數,在這樣的美學他可能並非完美,帶上地方特色或是實用、耐用等本質。柳宗悅在世時,走訪日本各地收集地方工藝品,逐步挖掘出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樸實,事實上卻有非常厚的文化積累。

 

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柳宗理從小便接受美的薰陶,在「民藝」這件事上,自然感受特別強烈,只不過父子倆直到多年後才聯手共同推動這個他們所認同的民藝價值。直到今日,你仍會在柳宗理的生活道具上看到帶有地方色彩的工藝精神,像是黑樺木餐具系列,由於必須透過老師傅手工打造,尤其金屬接合樺木的部份必須做到無縫差的精密度,因此年產量很低。

 

2011年柳宗理過世後,截至今日掛著Sori Yanagi柳宗理的品牌持續創作與生產中,由柳宗理兒子柳新一持續營運「柳工業設計協會」並擔任理事長,協會內持續推廣柳宗理的設計概念,同時也提攜新的設計師,他們相信承襲下來的不只是設計,更含納了風土民情經時間淬煉後,那早已渾然天成的美。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