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0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客製化模型結合術前模擬 大幅提昇醫療品質

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成立於2014年底,整合中國醫充裕的醫療資源、喬治亞理工學院優異的工程技術及亞洲大學的設計強項,目前為全台最頂尖的3D醫療先驅機構。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周德陽院長在受訪時表示,「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已經成功導入許多臨床案例,未來也將積極發展具有前瞻性的3D醫療解決方案,嘉惠醫師及病患並提升醫療品質。

手術輔具/醫療器材應用

「尚未導入3D技術前,必須採用傳統模具方式製作,無法針對病患的需求做到最貼切的考量,且一旦設計有誤差,必須重新開模製作,在製作時間和成本上都是負擔。」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陳怡文副主任表示。「經醫療團隊仔細評估後,決定導入通業技研代理的Stratasys Objet500 Connex3列印設備進行醫療器材原型製作,該機款擁有多達上百種的複合材料和生物相容醫材可以自由搭配使用,列印出的導引版、定位版和各式輔具器材都可以迅速且精準的進行功能測試和醫療應用,充分顯現3D列印的高度設計彈性和低成本的優勢。」陳怡文副主任強調,之後更將朝向生物相容性材質開發、金屬植入物應用甚至是高階的再生醫學研究,全面拓展醫療應用上的深度和廣度。

 

 

組織模型應用

目前最具突破性的貢獻就是將病患的斷層掃描檔案轉成3D數位資料後,即可直接列印出擬真的人體組織,讓醫師先行模擬實驗,進而增加手術執行的成功率。中國醫神經外科劉俊麟主任說明,傳統神經外科在進行S型脊椎矯正開刀時,必須直接切開組織確認矯正板植入位置,手術時間需耗費數小時以上,對於病人或醫療團隊都是長時間的體力耗損,「近期神經外科及骨科在執行顱骨及脊椎矯正手術時開始導入3D列印技術,可以事先取得立體的脊椎模型模擬,精準確認血管和神經位置,手術時間因此縮短,傷口範圍變得更小,大幅減少病患的恢復期。」劉俊麟主任在受訪過程中也展示了當天才列印完成的脊椎骨,仔細說明3D導入前後的差異點和矯正方式,著實讓現場參與人員大開眼界。

醫學美容應用

中國醫美容中心則根據患者的斷層掃描設計出立體影像,接著再以3D列印製出削骨導板,有效幫助醫師分析病患的臉部組織和骨骼結構,手術時即可精準快速的切除顎骨,提高顏面的密合與對稱,大幅增加顱顏整形的成功率和滿意度。「在電腦斷層攝影與3D列印技術的加持下,手術時間縮短,術後軟硬組織的位置精確無誤,病患都相當滿意手術結果,避免顱顏整形時可能產生與預期不符的情況和爭執。」陳怡文主任笑著說。

 

通業技研多年來深耕台灣3D醫療市場,目前已與中國醫、陽明醫、成大醫等教學醫療機構合作,除導入3D列印外,更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強化3D列印在醫療應用的品質和範圍。身為台灣3D技術的領航家,未來將持續提供全方位3D解決方案,讓台灣醫療水平更上層樓。

由左至右: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周德陽院長、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劉俊麟主任、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陳怡文副主任。由左至右: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周德陽院長、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神經外科劉俊麟主任、中國醫藥大學暨附設醫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陳怡文副主任。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