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企業永續發展是最基本的經營理念,創新突破是業務成長的重要策略。永續創新是一項值得的投資行為,但其發展過程中也會面臨挑戰,常見爭議就是成本支出與能否盈利的衝突。
在當今商業環境中,「獲利」與「永續」常被視為對立的選擇,然而這種觀點已不合時宜。企業若只追求短期獲利,可能犧牲環境與社會責任,反之,若忽視財務績效,則難以維持長遠影響力。
自2020年疫情爆發至2022年底才逐漸趨緩,電子商務成了這場戰役中的最大贏家,原以為人們習慣新的消費模式後,將成為常態並加速發展?但隨著疫情的消退,線上通路的銷貨已開始趨緩,實體通路卻漸漸地回溫。
2021年的開始身處變動環境的我們,何時展開第二曲線、何處尋找第二曲線是個人和組織必須經常思考的關鍵課題。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大師韓第,帶領我們從教育、金錢、人我關係、美好生活等一連串議題,提供抓住第二曲線的指引,讓我們從過去得到教訓,自第一曲線的宿命裡救贖未來。
在這個資訊爆炸、消費者選擇多元的時代,企業品牌要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答案或許就在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身上。AI在現今的科技發展下,已不再是工程師使用的運算工具,而是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在數位行銷領域。
2025年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已從技術概念轉化為品牌行銷的核心引擎。根據統計,全球超過70%的企業已將AI整合至行銷策略中,從數據分析到內容生成,AI不僅提升效率,更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個人化體驗。
你有沒有發現,在街上的外送員和Uber愈來愈多?而身邊的一些年輕人不想進企業工作,而是想自己開店或創業,這些人的工作觀不一定只是為了糊口謀生,還有更多的人是為了擁有時間的主導權,要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隨著AI與機器人等科技的發展與應用,線上經濟與共享模式帶來的社會經濟結構轉變,已在各行各業都面臨轉型挑戰。從新進職場的新鮮人的就業選擇,到企業內職位需求的結構,反映出不論大小公司都需要面對的管理模式變革。
2025年邁入2020年代十年的中點,這十年經營顛覆的速度,隨著大環境與商業技術的進步超越以往世代,帶來深刻的劇變和變革。企業不論規模皆應該為市場趨勢的變化、新技術的引入和顧客需求的變化,不斷地做好準備。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唯有突破思維的邊界才能掌握先機。翻轉思維不僅是挑戰舊有模式,更是以創新為驅動力,賦予個人與組織新的成長動能。透過技術融合與創意實踐,我們將釋放無限潛力,打造多元價值,為未來注入全新活力。
真實世界不是戲劇,但近五年來變化速度前所未見,史上最大COVID-19疫情巔覆常態,通膨壓力及缺工潮狂襲各產業,生成式AI橫空出世,加速數位進展,數據驅動創新零售形態,虛實融合突破疆界,線上線下界線模糊,全通路一致的顧客體驗是業界新挑戰。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再加上各種內外在環境因子的推波助瀾,使得消費者對於能夠提供隨時隨地、跨越虛實的「無界零售」產生強烈的需求。為此,如何提供消費者流暢、便捷的消費體驗,成為各企業關注的焦點,並紛紛朝向此目標邁進。
「壯世代」指的是年齡約55歲以上的族群,以前稱作「中高齡工作者」;他們經歷了社會變遷與科技進步,是家庭與職場的重要支柱。這個世代不僅擁有豐富的生活與工作經驗,同時也面臨健康、退休及人生第二階段的規劃等挑戰。
美國學者Josh Bersin和Tomas Chamorro-Premuzic數年前曾做過一項調查:在您的組織中,年齡是競爭優勢還是劣勢?他們詢問了大約10,000家公司,結果答案是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認為老年人是競爭劣勢。然而,現在這情況正在改變中。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AI人工智慧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和挑戰,卻也成為現代職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自動化流程到數據分析,AI不但提高工作效率,更創造許多從未想像過的新職業。
在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AI技術不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還逐步取代許多現有工作崗位,同時也為市場創造大量新商機。在選擇創業、自媒體和打工的同時,也擔心工作會被AI取代。在這個充滿創新與挑戰的時代,創業者需要深刻認識市場,才能將理想化為現實,實現長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