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
週一~週五08:30-18:00
花鳥紋是陶瓷器的紋飾之一,唐宋時期的長沙窯和磁州窯產品即已開始運用,明代永樂時期盛行用寫生技法繪畫,配合器形做不同的設計,如本期所要賞析者即是其中一例。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形比前朝豐富,除了受外來文物影響而增加的新形制之外,傳統器類在造形上也有自體性的特色,如本期所要欣賞的玉壺春瓶即是其中一例。
明代永樂時期,與中亞、西亞地區交流頻繁,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部分青花瓷器以伊斯蘭地區金屬器作為模仿的對象,燒製出前所未有的形制,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執壺即是代表性的作品。
龍騰虎嘯,臘盡春回,展望新年,大家都有特別的期許和願望。本專欄延續去年的規劃,以元明清彩繪瓷為主題,介紹青花、釉裡紅、五彩、鬥彩、粉彩及琺瑯彩等品類的發展概況。首篇依照慣例,為大家介紹年度桌曆圖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牛年到,鴻運到,揮別過去的紛擾不安,期許今年新氣象。本年度的專欄延續去年的陶瓷規劃,以宋代為主題,循序漸進的介紹兩宋時期與遼代陶瓷的特色。首篇依照慣例,為大家介紹年度桌曆圖版,以明清時期的彩繪瓷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宣德一朝僅有十年,瓷器發展卻很有成就,除了紅釉、甜白、釉裡紅、仿官窯及仿哥窯等器物之外,青花瓷器也獲得世人很高的評價,本期所要欣賞的雲龍紋大罐正是此一時期的作品。
龍紋是宣德官窯青花瓷器的常見紋飾,梅瓶、大罐、天球瓶、葫蘆扁壺及碗盤等器物都可看到它的身影,在體型較大的瓶罐上常以單體環繞的形式設計,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梅瓶即是此類作品。
十三世紀,蒙古族人打通東西方的陸上通道,建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元朝建立之後,中西交流頻繁,各種外來文化進入中原,其中以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最顯著,如本期所要欣賞的青花執壺正是此一背景下的作品。
元代青花主要生產於景德鎮,胎釉品質和燒窯工藝比早期進步,因為使用國外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紋飾,顏色深濃如藍寶石即成為它的特色,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大罐正是典型器物之一。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又見新春。本年度的震旦桌曆由震旦博物館藏品中選出明代宣德時期青花大罐、蓋罐、梅瓶、僧帽壺、尊式瓶、高足碗、圓盤及蟋蟀罐等十二件精美瓷器印製而成,形制典雅,紋飾靚麗,祝福大家富貴有餘,龍年行大運。
2024甲辰年歲末過渡到2025年,震旦美術館推出兩檔當代藝術展「廖淵個展:輿圖」和「金陽平:林深不知」,迎新送舊,作為正式更名為震旦美術館的兩檔新展,既是與觀眾們一同歡送2024年,也是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年。
震旦博物館於2024年9月14日至10月13日期間呈現「此在 丹尼埃爾.斯呂思個展」。丹尼埃爾.斯呂思的繪畫既「寄存」了早期形式主義的抽象,又銜接了歐普藝術,乃至極簡主義等。同時,也暗含了叔本華所言「一切藝術都嚮往著音樂的形態。」作為比利時列日皇家美術學院的院長,區別於商業畫廊的職業藝術家,他的繪畫實踐從來不會順意於某些潮流訴求和市場訴求。
震旦博物館文創商店位於博物館一樓,商品涵蓋從古器物學到創意美學,從學術走向生活,以收藏為概念傳遞新的藝術化生活方式,給觀眾帶來新鮮獨特的審美體驗。
青花瓷崛起於元代中晚期,以「白地藍花」的特殊美感風靡海內外,成為宮庭用器、民生用品及外銷市場的重要品類,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獨樹一幟的地位。本書蒐集元明清三代的青花瓷與其他相關彩瓷共計70件,分為元代青花、明代青花、清代青花、青花與其他彩類等四大單元。每個單元皆有一篇概論作為簡介,圖版部分附加文字說明,書前收錄吳棠海先生的專文《古器物學研究—青花瓷器初探》,是認識中國古代青花瓷器不可錯過的著作。
西周玉器在商代晚期的基礎上面繼續發展,尤其重視玉器在禮制與德性方面的意義,器形紋飾迥異於前,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本書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孫慶偉教授所執筆,書中收錄震旦博物館與其他公私收藏的西周玉器二百五十三組件,分為禮瑞用玉、佩飾用玉、喪葬用玉、似玉材質、改形玉器五項,並附導論一篇,內容豐富,論述精采,引領讀者綜覽西周玉器的文化內涵。
上海震旦博物館座落於黃浦江畔,館體建築由安藤忠雄所設計,館內收藏玉器、陶瓷器、佛像及畫像石刻等古代文物,倡導以「料工形紋」為核心的古器物學研究,推廣古代器物的藝術鑑賞,將古物之美融入現代生活中,力行生活美學的實踐。本書是上海震旦博物館的開幕館藏圖錄,書中收錄88組件的館藏珍品,展閱此書猶如打開文化的寶盒,文物精粹盡收眼底,值得收藏與閱覽。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以前,位於東北地區的史前文化,以規模宏大、布局嚴謹的祭壇、女神廟、積石塚著稱於世。此地的玉器數量豐富,造形紋飾獨具一格,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東北玉器的代表。本書由資深研究者吳棠海先生執筆,書中收錄紅山玉器310組件,分為龍獸造形、神人獸像、象生動物、勾雲形佩、蹄形玉器、裝飾用玉、玉石工具、似玉材質及改形玉器九個單元,並撰寫導論一篇,詳細闡述紅山文化玉器的特色,為紅山玉器的研究開闢新的方向,是學習鑑定、品味欣賞及深入研究的參考書籍,值得仔細研讀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