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查詢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震旦博物館

選擇分類:
工藝美術大師汪天穩老師為展覽特別製作了相關皮影作品,並配以陝西華縣民間藝術家的精湛表演,帶領觀眾重新發現民間美術所蘊含的無限生機。
上海終於「出梅」那日,豔陽穿透水晶廳的七扇長窗,在金燦燦的黃銅樹、巨大的畫作與裝置上,灑落彩虹的光譜,走在這迷離炫麗的奇異幻境,彷彿看見「仙人的樹林」,在震旦博物館發光。
博物館的出現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誌之一,其誕生和發展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需求,是隨著經濟、意識形態和科技水平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自1977年推動「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歷時逾40載,越來越多人體會到,博物館作為新時代超連結平臺,連結美好生活的無窮魅力,甚至因此改變人生。
博物館與學校是傳遞知識與文明的重要使者,其天然就有著多種的聯繫。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的收藏、保護、整理、研究部門,需要將研究成果向大眾推廣
震旦博物館對中國古代玉器的解析有著自己獨到的方法——古器物學,它的核心切入點是對分析物件的材料、工藝、造型、紋飾進行梳理,這是認識器物的基礎工作。如果要進一步解讀古人智慧,則需要進階研究。
西周時期有一類以人為基礎造型的人形玉佩十分流行,通常有正面和側面兩種表現形式,這其中就蘊含了人紋和龍紋的樣稿組裝。通常龍紋會隱藏在人形之中,扮演人身體的一部分,或以依附形態出現在人體周圍,與人的身體有部分共用關係。
中國古代玉器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十分鮮明的時代風格,本期筆者會針對這一問題,為大家解讀古代玉工的又一設計理念——「角度取像」。
玉器在中國經歷了八千餘年的發展,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意涵。它是君子比德的標的,是君王祭祀的貢物,也是後世富賈把盤的玩物……。然而從天然的玉石到形態各異的玉器,這中間離不開治玉工人的巧思。本期筆者會帶領大家走進玉工的設計世界,還原這一識材成器的過程。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