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

圖.文/李俊明
2025年 4月 No.645
作為新加坡國門的樟宜機場,不只是全球重要轉運中心之一,同時亦為網美最愛的吸睛地標;各種貼心、細膩、創新的規劃,更讓它長期穩坐全球年度最佳機場之列,躍身各國空港設計標竿。

打開航空界深具指標意義的Skytrax評鑑,早從2000年以來,新加坡便年年躋身全球最佳機場之列,其中甚至有12次還拿下冠軍;而且即便面對香港赤臘角機場、首爾仁川機場、杜拜國際機場、卡達哈馬德國際機場等亞洲、中東勁敵不斷進逼,25年來也從未滑出最頂尖的前三強排名。

為什麼它可以這麼厲害,聲望始終不墜?答案,就在於設計與規劃的與時俱進。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巨蛋造型的「星耀樟宜」,不只成為新加坡國門吸睛地標,也巧妙連結機場各個航廈。

壯觀溫室 創造終極雨林體驗

走進外觀看來像是銀色巨蛋的「星耀樟宜」(Jewel),明亮的陽光透過帷幕玻璃灑落在整個空間當中。舉目望去,盡是鬱鬱蔥蔥的熱帶植披,一層一層向上茂密堆疊,就像山谷般環繞整個圓弧空間。

這座超巨型溫室不僅瀰漫綠意,而且動感十足,除了軌道列車不時穿梭天橋,載送旅客前往不同航廈;沿著階梯奔馳而下的流泉,也為整個空間帶來更多的清涼與寫意。而且最特別的是,每逢早上十點或十一點一到,玻璃天幕中央就會有巨大的水柱傾瀉而下,創造出壯觀水瀑,讓人驚嘆連連。

高達40公尺的「雨漩渦Rain Vortex」,不僅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室內人造瀑布,也為樟宜機場帶來極高的話題熱度,無論走到何處,這裡都有大批遊客搶著拍照取景,不斷將壯觀的奇景上傳至社交軟體,讓「星耀樟宜」知名度始終居高不下。

加上廣達四層樓的室內立體花園「森林谷Forest Valley」,以綠化面積總計2.2萬平方公尺的階梯式園林造景,讓遊客可以在拾級而上的過程中,體驗2,000棵喬木、棕櫚植物和超過十萬株灌木所營造的無邊綠意與暢快。

就如同它的英文命名一樣,「星耀樟宜」的確就如同皇冠上的寶石,在各方面都熠熠生光,引人流連忘返。它不僅顛覆了人們的想像力,以玻璃鋼構建築創造出讓人宛如置身大自然的奇幻;同時它也帶來全新的設計規劃概念,讓機場不只是運輸往來的交通中樞,更是創造磁吸效應的旅遊景點,也變出全新商業模式,為新加坡創造更多商機。

尤其在花園之外,整幢建築的十個樓層當中,你可以發現兩百多家各式商鋪與餐廳,加上適合親子共遊的設施,讓機場也可以集結交通、商業、娛樂、休閒、旅遊於一身,展現國家門戶作為旅遊吸鐵的軟實力。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星耀樟宜」室內立體花園「森林谷Forest Valley」,完美結合溫室與娛樂休憩。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星耀樟宜」結合了餐飲、旅館、商場、遊樂設施,以複合功能將空間機能極大化。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水瀑是「星耀樟宜」的重要元素,為室內空間帶來更活潑的躍動感。

超吸睛飛瀑 全球規模之最

負責「星耀樟宜」設計重任的,是來自加拿大的薩夫迪建築事務所(Safdie Architects),過去曾操刀過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三號航廈,以及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一號航廈;它同樣也是新加坡另一知名地標—濱海灣金沙酒店的設計者,也特別因此作品而廣為全球所知。

接下為新加坡再創經典的任務後,主導規劃的建築師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便表示,「星耀樟宜」的獨特之處就是將「大自然」與「市集」這兩個概念結合,呼應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美名,讓機場設施也能變身為充滿活躍與暢快氛圍的都會生活焦點,因此無論是趕著搭機的旅客、乍到獅城的遊客,或是新加坡本身的居民,都能共享這處空間的複合式設計。

試著想像一下,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平面,它的輪廓其實有點像是一個ㄇ字,三座航廈分別位在環繞ㄇ字的不同方向,中間即是「星耀樟宜」所在。因此它無論是地理方位或機能取向,都帶有明確的「連結」使命,不僅串接起第一、第二、第三航廈,以及樟宜巴士總站等各條動線,同時也把即將登機或剛剛抵達新加坡的旅客引導至猶如大型廣場的公共空間,進行消費、遊憩、觀光等活動。

有趣的是,儘管從水平面乍看之下如同一顆巨蛋,但事實上從空中俯看來它更是圓潤的甜甜圈,在中央頂部向內開口,可讓水流由玻璃天幕從天而降,創造出模擬自然的飛瀑奇景,並在白天與夜晚分別搭配音樂與聲光,讓空間增添更多的趣味與魅力。

這樣的設計也蘊含環保功能,屋頂的開口就像漏斗,不僅能創造每分鐘一萬加侖的驚人水柱,有效協助降溫與增加空氣對流,而且在熱帶水氣特別旺盛的日子還能引入自然雨水,儲存後滿足機場對植披澆灌等需求,在資源再利用的前提下減少浪費。

而建築物的頂樓甚至還設置一處需要付費才能夠進入的「星空花園Canopy Park」,以奇幻滑梯、樹籬迷宮、天空之網、鏡子迷宮等適合全家體驗的設施,還有提供「雨漩渦」最佳欣賞視角的高空懸橋,創造出不同的親子共遊樂趣。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樟宜機場第二航廈在2023年底完成整建,再次重新開放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樟宜機場第二航廈以沈浸式數位瀑布「The Wonderfall水舞奇光」創造亮點。

空間注入「植感」 持續創造新體驗

除了創新設計之外,新加坡樟宜機場另一個致勝的關鍵,更在於幾座航廈不斷與時俱進,自1981年啟用第一座航廈以來,持續藉由增建與整建,在不同時期強化機場整體競爭力。目前除了第五航廈正規劃興建之中,預計2030年前完工,為樟宜機場增加更多營運空間。另外才剛完成不久的第二航廈整建,則是趁著疫情期間的三年半加緊完成改裝與擴建,於2023年底疫情過後迅速啟用。

這座煥然一新的航廈,目前最吸睛的就是新加入的沈浸式數位瀑布「The Wonderfall水舞奇光」以及虛實結合的室內花園「Dreamscape玄夢園」,持續將大自然意象引進室內,創造更舒適宜人的空間體驗。

以第二航廈出境大廳中央的「The Wonderfall水舞奇光」來說,由892片LED組成的數位顯示螢幕,光是高度就有14公尺,寬度更達17公尺,藉由聲光效果的結合,逼真還原山林之間瀑布傾瀉而下的震撼。

諸如此類的公共藝術,分佈在樟宜機場不同航廈之中,像是第一航廈的《移動的雨》(Kinetic Rain)便以1,216顆垂懸的金屬球組成,透過電腦控制的上下舞動,呈現出如同波浪般翻湧的動感。另外,第三航廈也有一件由藝術家克里斯蒂安.穆勒(Christian Moeller)創作的大型公共藝術《雛菊》(Daisy),宛如螺旋槳葉片的結構,會隨著周邊觀賞者的聲響與動作,不斷擺動並變換方向,以深具互動的特色增加了更多玩賞趣味。
不僅如此,樟宜機場細膩無比的植栽設計與綠化,亦是讓空間能創造獨特氛圍的大功臣。無論是座椅休息區、推車集中區、行李轉盤區、電扶梯周邊、升降梯周邊,甚至垂直生長的超大型植生牆,都在在以生氣盎然的熱帶植栽,創造空間中隱隱躍動的「綠色奇蹟」。

而總數量高達十座的特色花園,平均分佈在各個航廈當中,也以仙人掌、睡蓮、蘭花、向日葵、蝴蝶等不同主題各擅勝場,同樣為樟宜機場創造出深富「植感」的氛圍,營造出獨樹一格的特色。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樟宜機場的第三航廈,以減少列柱的挑高設計,營造出境大廳的開闊空間感。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機場融入多媒體裝置與各種具有動感的公共藝術,營造空間更豐富的層次感。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自助報到機,在樟宜機場也特別注重造型的美感與分佈排列的舒適感。 
 
全球最美機場專題➀ 新加坡樟宜機場 以「挑戰世界之最」出奇制勝樟宜機場空間綠化非常細膩,很多角落都藉由融入植栽,創造更舒適宜人感受。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52
標籤索引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震旦家具×Halo靜音艙—創造開放式辦公室的專注空間

企業頻繁的跨團隊交流與協作,使得「開放式辦公空間」逐漸取代傳統封閉式的辦公室。開放式辦公室也有其困擾之處,其一就是工作噪音和缺乏隱私。震旦家具推出的「Halo靜音艙」,對於在工作任務中需要安靜、專注進行的員工來說,無非是一大福音。

恩佐.馬里的義大利設計—反骨與顛覆

身為二次戰後的義大利設計巨匠,恩佐.馬里曾為多家知名品牌創造無數產品,在他橫跨60年的創作生涯中,很早便開始強調設計必須從材質、美感達到永續,以落實設計必須能被所有人共享的理念。 

光之設計專題➀— 顛覆想像的創意 創造光之奇景

與「光」相關的設計,不再只侷限於照明,尤其各種LED技術應用不斷推陳出新,改變人們對於「光」的應用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