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每年有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且數字正逐年上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表示,多數心血管疾病都是不正常的生活習慣引起,所以80%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只要民眾做好體重管理、控制三高、健康飲食及運動,就有機會拆除堆積在血管上的「炸彈」。
熱愛運動的余先生,除了愛吃口感滑嫩的肥豬肉外,飲食還算規律正常,10多年前從高中教職工作退休,幸福的第二人生正要開始,卻在一年之內遭遇兩位家人過世,奔波之際出現牙痛、肩背痠痛與呼吸不順等症狀,原以為只是身心過於疲累,沒想到前幾天因為天氣變化,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送醫住院治療後才保住性命。
出院後的余老師對於自己鬼門關前走一遭心有餘悸,經醫師告知,導致這次急性心肌梗塞的元凶就是「低密度膽固醇」超標。余老師坦誠,早就知道自己低密度膽固醇「不及格」,但沒想到竟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經過這次事件,他表示以後一定會遵照醫師囑附,定期抽血、回診檢查。
動脈粥狀硬化 心血管疾病成長幅度驚人
根據健保署統計,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報告中,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分居第二與第四名,且成長幅度顯著,2023年死亡人數共計3萬5,795人,較10年前成長9-32%,成為台灣疾病負擔排名第二大的疾病,僅次於癌症。每年因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就診人數更高達100萬人。
人體的血管就像水管一樣,會因身體持續產出的廢棄物長期累積、逐漸阻塞這些管路,而有隨時水管爆裂的風險,因此保持血路暢通、遠離動脈粥狀硬化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方式。由於高血脂無法透過病人自行在家監測,必須仰賴定期抽血門診追蹤,導致許多病人忽略。
不同的膽固醇在人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LDL),容易附著於血管壁,造成血管阻塞以及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HDL),負責將膽固醇帶離血管,是血管的清道夫。三酸甘油脂(TG)提供人體的熱量,過少會導致疲勞及虛弱,過多會導致肥胖和心血管風險增加。
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多,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太少時,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肝臟中的膽固醇帶到血液中,而高密度脂蛋白則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若LDL增加就會使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形成發炎反應。研究發現,壞膽固降到70 -80mg/dL左右,動脈硬化就會停止,甚至有機會逆轉。
依據高血脂治療資料顯示,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最主要原因之一的LDL-C低密度膽固醇,病友在急性發病後一年內治療,將LDL-C低密度膽固醇降到70 mg/dL以下的比率不到四成,不利於病情控制。
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洪惠風表示,過去認為血管阻塞是造成心肌梗塞的禍首,後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血管壁增厚才是造成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真正導致心肌梗塞的是心臟血管的「鈣化」指數,鈣化指數代表血管壁的厚度,分數越高日後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越高。
而血管鈣化的速度取決於壞膽固醇。洪惠風將血管壁比喻為一座垃圾掩埋場,隨著年齡的增加,會逐漸增厚、變硬,進而引發心肌梗塞。血管壁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厚,且增厚的速度跟LDL成正比,通常數值大約在LDL越高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越快時會停止增厚。
洪惠風以LDL 254的人為例,動脈硬化的速度大約是LDL 94人的9倍。換句話說,LDL254的人只需要一年,就會達成LDL 94的人9年增加的血管壁厚度。洪惠風說,壞膽固醇過高的人,只要遇到一點颱風地震,就會心肌梗塞。他認為預防心肌梗塞,要做好水土保持,控制三高、戒菸、運動之外,將LDL控制在70-80mg/dL,才能停止血管老化。
國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LDL越低的時候,動脈硬化的速度就會變慢,而當動脈硬化速度變慢的時候,老化的速度也會慢下來。洪惠風說,雖然目前並沒科學證據顯示,LDL越低越好,至少目前的研究證實,可以阻止動脈硬化的速度,預防心肌梗塞。
避免高糖、高鈉、反式脂肪
洪惠風表示,血液中膽固醇生成的來源有兩個,80%自體合成、20%來自飲食,食物中的膽固醇對健康的威脅比自體合成的還大。因此他建議患者少吃高糖、高鈉、反式脂肪等三大類食物,特別是油炸、奶精等食物,會造成LDL升高,反而不利於血管健康。
成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李貽恒也持同樣的看法。他表示,低密度膽固醇的治療目標因人而異,需依據年齡、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抽菸、生活形態與家族史等因素綜合評估,可分為「低」、「中」、「高」、「非常高」與「極高」等五個風險等級。
若是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者,屬於「非常高度風險」,低密度膽固醇LDL-C要控制在70以下;已發作心肌梗塞、中風、周邊動脈疾病,且合併糖尿病或其他第二種ASCVD者,屬於「極高度風險」,低密度膽固醇更要限縮在55 以下,才能清除血管的粥狀斑塊、改善血管功能,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每年有超過2,050萬人死於這項疾病,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33%。由於血脂無法在家自行追蹤檢測,因此心臟科建議患者病友應該要遵循「要回診、要治療、要追蹤、要改變」四大原則,經由專業醫療介入與適當生活型態調整,不要讓美好的生活說倒就倒、讓人生的「心血」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