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全球運動產業牛耳的Nike,連續兩年在俄勒岡州全球總部落成嶄新大樓,而且將重點都聚焦於「創新力」,藉由「放眼未來」的願景,對研發、創新加碼投資,以拉大競爭差異化。
Nike這一波重塑「創新力」的嶄新建築設計,首先焦點落在2021年啟用的「詹皇創新中心」(LeBron James Innovation Center)。被稱為「詹皇」的雷霸龍.瑞蒙.詹姆士一世(LeBron Raymone James Sr),被譽為地表最強籃球員,因此與之長期合作的Nike,便以他為名成立創新中心。整幢建物廣達700,000平方英呎,因此首度能讓七百多名與創新相關的員工齊聚同一建築,不僅為未來的競爭涵養戰力,也藉由將研究成果注入研發細節,打造更多突破傳統的新產品。
在與建築師湯姆.昆迪格(Tom Kundig)的密切合作下,建物內的硬體設施除配置了標準尺寸的籃球場、200米的耐力跑道、100米的直線跑道,也設置了人造草坪訓練場,可在此進行生物力學、機械動力學,數位運算等跨領域研究,找出讓運動員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秘密。
環保與效率 激發創新成競爭利基
這裡主要進駐「運動研究實驗室」(Nike Sport Research Lab, 簡稱NSRL),創立四十多年來持續以科學研究成果協助運動員創造更佳表現。
這次搬新家的NSRL,面積比之前增加五倍,在齊全設施助攻下,能將運動員的表現觀察得更仔細。它配備有高達400顆鏡頭的動作捕捉裝置,規模是全世界之最;另外還有97組測力板、825件人體運動機能等測繪裝置、4大氣候情境模擬區,加上80多組產品打樣機,讓身懷絕技的各領域運動員,能在此交流並留下珍貴資訊,也讓研究人員更了解運動員的需求與身體挑戰的極限,尋找突破的機會,讓運動科學研究的成果能在此不斷累積疊加。
而在如此充足的設備之下,新點子激發的產品創意,最快一小時就能完成打樣,馬上進行測試,並持續追蹤、調整,直到新點子確定可行,讓創意發想快速被檢驗,實現的過程也更順暢,成為Nike邁向未來競爭的利基。
這座創新中心,當然也納進了各種永續設計,躍居美國西岸獲得綠建築LEED白金認證的第二大建築。除了設置908組太陽能發電板,也採用百分百可再生電力;在節水裝置的助益下也大減40%用水量。更特別的是,大樓地板採用了獨特的Nike Grind彩色顆粒,這些都是由回收零碎製造材料與廢棄運動鞋而來,經分類研磨成顆粒,重新化為環保建材。
體現卓越精神 讓工作職場激發夢想
緊接著,Nike又在2022年於全球總部園區落成另一幢「小威廉絲大樓」(Serena Williams Building),以全球首位網球大滿貫女單冠軍—小威廉絲為名。
從空中鳥瞰,建築群很像一棵樹向不同方向伸出了枝枒。由Skylab Architecture操刀的建築物,造型呼應了特別為建物設計的三軸絲帶造型Logo,這也是由小威廉絲在賽事上的卓越表現所得到的靈感而設計。
新建物群佔地相當於140座網球場,也就是廣達一百萬平方英呎,可容納2750名員工進駐,成為Nike全球總部園區最大的辦公樓,並首度將設計、消費者洞察、商品開發等團隊納入同一空間,讓跨部門合作的綜效能更突顯,也象徵Nike對設計與創意的重視。Nike商品開發團隊在此擁有多達20萬平方英呎的實驗室,可盡情落實嶄新的點子與創意,研發行銷全球的暢銷新品。
為了讓環境中更能充滿激發創意與追求卓越的力量,工作區域佈滿名留青史運動員、刷新運動競技紀錄、創新卓越,以及Nike企業文化的故事。除了14萬平方英呎的展示與工作空間、一座製鞋材料資料庫、色彩實驗室,以及可容納140席的兩層樓中型劇場;另外也配備180度環場投影設備,創造出沉浸式體驗氛圍,讓團隊能將工作與創意的內容更視覺具體化,鮮活呈現產品創意。
以「流暢」啟動設計 激發更多團隊合作
負責整體設計的Skylab Architecture表示,該幢建築有三大挑戰必須克服。首先,Nike這次進駐的單位,本身就與設計及產品開發相關,必須激發更多跨部門合作的化學反應。再來,也必須同時針對建築基地特質,以及建築使用者進行設計,並與周邊自然環境達到和諧。最後,則是精準抓住運動產業精隨,並將品牌資產、以及小威廉斯追求卓越的特質融合,貫穿在整體空間。
因此「小威廉絲大樓」最後以四大要素組成,分別是:地下停車場與卸載區、商品研發中心、多功能運動產品整合設計工作室,以及12層樓高的主要辦公樓與公共空間。
在整合不同機能上,設計團隊以「流動」(Flow)概念作為主要發想策略,以最流暢的使用動線,增進工作效率,強化連結性,讓不同團隊能彼此激發更多火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室內外也創造出各種開放式空間,讓人群容易進行各種規模的聚合,增加更多彼此連結的可能。
至於空間配置,則是讓Nike旗下同一路線的開發團隊儘量進駐同一樓層,因此也讓Nike首度能讓新產品從草圖、打樣、設計定案,到上市行銷配套計畫,都能在同一地點一氣呵成。
與環境共好 讓職場再度引人入勝
在創造更宜人的工作環境,以及呼應環保風潮上,Skylab Architecture也做出相對應的規劃。這幢建築也獲得綠建築LEED白金認證,在通風採光上都下了不同的功夫。除藉由建築物兩側的開窗與屋頂天窗,增加自然採光,為了減少耗能,也採用更具省能效益的置換通風(Displacement Ventilation)系統,以強化設計的永續性。而建築物也有超過20%的建材,採用在地蒐集、處理的環保回收材料,並於屋頂裝置了648片太陽能光電板,可比一般辦公大樓減少41%的電費消耗。
仔細回溯,新大樓的原址,過去其實是停車場加上聯外道路,與周邊自然溼地毫無連結。建築設計團隊做出的最大改變,就是讓嶄新的辦公空間儘量與自然環境連結起來,一方面突顯建築基地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對環境保護的風潮做出對應。
除了將聯外車道與停車場、裝卸載區全改至地下,儘量減少貨車與汽車在地面層的出現,另外也在地面層增加更多植披與綠地空間。建築物的三面側翼則採南向傾斜設計,交織出可俯瞰濕地自然景觀的屋頂露臺,雨水也被重新收集並回歸濕地。建築團隊也讓中庭、花園、廣場、網球場在建物之間交錯配置,增加更多變化性,讓員工也可自由選擇在戶外工作或休閒。
也由於大樓基地如此緊鄰國家保護濕地,因此設計上可明顯看出特別重視與環境共融,藉由保存上千種的自然植物,維持地景風貌,冀望讓人為建築與自然環境,能在細膩規劃下形成互補、共好的理想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