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5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古代陶瓷專題(22) 宋元景德鎮窯瓷器

宋代.青白瓷刻花瓶 此器的釉層透明度高,平面處為白色,深刻處因積釉而呈淡青色,俗稱「影青」。(圖一) 圖片來源:《宋瓷展 朝日新聞1999》,頁85,圖48。宋代.青白瓷刻花瓶 此器的釉層透明度高,平面處為白色,深刻處因積釉而呈淡青色,俗稱「影青」。(圖一) 圖片來源:《宋瓷展 朝日新聞1999》,頁85,圖48。

江西省景德鎮是著名的千年瓷都,相傳此地的陶瓷業起源於漢代,到了南北朝晚期的陳朝開始聲名遠播,唐、五代時期景德鎮陶瓷工藝逐漸成熟,以燒製青瓷和白瓷為主。

 

宋代窯業發達,南北各地名窯林立,景德鎮的瓷業也開始繁榮起來,燒製出品相獨特的青白瓷,深受時人所喜愛。元朝入主中原後,景德鎮成為全國製瓷中心,除了延續青白瓷的傳統之外,也開發出卵白釉、高溫顏色釉及釉下彩繪等新品類,對後世影響深遠。因此本文選介五件代表性的器物,介紹宋元時期景德鎮窯的特色。

 

一、宋青白瓷刻花瓶

宋代景德鎮窯的青白瓷產品有瓶、碗、盤、枕、水注等品類,在形制上常有花口沿、瓜稜身、長彎流等變化,胎體表面多用刻花、劃花及印花等工藝技法裝飾。

 

例如圖一為宋代的青白瓷刻花瓶,此器的瓶口往外翻折,頸部略長,肩部圓緩向下傾斜,瓶腹稍深,腰部以下略為收窄,器底具有圈足,足底外撇,與上方的折沿口彼此呼應。

 

瓶口部分做成凹凸曲折的花瓣狀,猶如一枚盛開的花朵,頸部排列一圈窄長的葉片紋,腹部雕刻繁密的花卉,花葉輪廓採深刻法勾勒形狀,局部淺琢細密的篦紋,表面罩上一層透明釉。

 

釉色青中帶白、白中閃青,正是青白瓷的典型特徵。刻紋處因為積釉而顯得略為青暗,如影隨形一般,故又稱為「影青」。

 

二、宋青白瓷鴨形薰爐

根據學者專家的研究,宋代景德鎮青白瓷以當地的瓷石製胎,用釉果和釉灰調配釉料,釉灰採自當地石灰石加草木灰拌勻而成,釉果則是一種風化較淺的瓷石。

 

景德鎮的土質不錯,素有「水土宜陶」之稱,尤其北宋中晚期所用瓷石位於上層,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能都很優越,所以能夠燒製出胎質精細、薄而透光、釉色瑩潤、質感如玉的青白瓷產品。

 

例如圖二為宋代的青白瓷鴨形薰爐,此器為美國芝加哥博物館藏品,全器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製作為鴨禽,昂首張口,引吭鳴叫,中段製作圓柱形爐身,外側以雙層蓮瓣承托,下段為折沿盆式的底座,爐身和鴨嘴處透穿小孔排煙。

 

此器的胎體細白,全器滿釉,釉色晶瑩,透明度高,精巧細緻的造型與瑩潤似玉的釉色相互輝映,是宋代青白瓷的代表器物之一。

宋代.青白瓷禽形薰爐 胎體細白,釉面透明,深刻處因積釉而為淡青色,呈現精巧細緻、瑩潤似玉的質感。(圖二) 圖片來源:《白磁 平凡社中國的陶磁5》,頁64。宋代.青白瓷禽形薰爐 胎體細白,釉面透明,深刻處因積釉而為淡青色,呈現精巧細緻、瑩潤似玉的質感。(圖二) 圖片來源:《白磁 平凡社中國的陶磁5》,頁64。

三、元青白瓷貼花玉壺春瓶

元代改用麻倉土加瓷石的二元配方法製作瓷胎,青白瓷產品的胎質、釉色、造型及紋飾都與宋代不同,尤其注重器面裝飾,除了傳統的刻花、劃花及印花之外,還用堆貼、點彩及鏤空等技法,營造多重裝飾的特色。

 

例如圖三為元代的青白瓷貼花玉壺春瓶,此器的瓶口外敞如喇叭狀,頸部略長,肩部斜溜,腹部外擴如鼓,底下具有圈足。它的胎體較厚,全器滿釉,釉色白中泛青,屬於元代的胎釉特徵。

 

瓶身表面堆貼連珠紋,在頸部串成蕉葉,環繞一圈,並在腹部構成四個菱花形的邊框,花形邊框內部堆塑花朵和枝葉,形成鏤空裝飾,腹底刻劃壼門紋邊框,整體裝飾繁複而華麗。

 

除此之外,連珠紋也可串聯成「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等吉祥文字,豐富的裝飾紋樣呈現元代青白瓷之風格。

元代.青白瓷貼花玉壺春瓶 此器表面有堆貼連珠紋、堆塑花葉及刻劃壼門紋邊框等多重裝飾,風格繁複而華麗。(圖三) 圖片來源:《世界陶瓷全集13遼金元》,頁57圖43。元代.青白瓷貼花玉壺春瓶 此器表面有堆貼連珠紋、堆塑花葉及刻劃壼門紋邊框等多重裝飾,風格繁複而華麗。(圖三) 圖片來源:《世界陶瓷全集13遼金元》,頁57圖43。

四、元代樞府窯印花紋碗

樞府窯之名,源自於元代景德鎮瓷器上曾經發現的「樞府」字銘,然而同期器物上還有「太禧」、「福祿」等字樣,其中的樞府和太禧為元代官府機構的簡稱,所以世人所稱之樞府窯瓷器,可能是官府定燒的產品。

 

例如圖四之元代印花碗為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此器的口沿外敞,腹部略深,器壁以圓緩的弧度向下收窄,底下具有圈足。碗內採模印法修整造型、壓印紋飾,並有「樞府」二字銘文,即是樞府窯瓷器。

 

碗體內外施釉,釉色卵白之中帶有一點青灰色,並且呈現乳濁狀的質感。碗的底足露胎無釉,口沿處則有垂釉,顯然當初採「仰燒法」放入匣缽內燒製,提供我們元代樞府窯裝燒工藝的參考。

元代.樞府窯印花紋碗 碗內有模印法壓印的紋飾和「樞府」二字銘文。釉色卵白,略帶青灰,是元代樞府窯的特色。(圖四) 圖片來源:《世界陶磁全集13遼金元》,頁59,圖44。元代.樞府窯印花紋碗 碗內有模印法壓印的紋飾和「樞府」二字銘文。釉色卵白,略帶青灰,是元代樞府窯的特色。(圖四) 圖片來源:《世界陶磁全集13遼金元》,頁59,圖44。

五、元青花雙龍趕珠紋蓋罐

元代景德鎮窯除了燒製青白瓷和卵白釉瓷之外,還生產高溫藍釉、高溫紅釉、鐵褐彩瓷、青花瓷、釉裡紅瓷、紅綠彩瓷、五色花戧金瓷及孔雀綠釉瓷等等,其中影響最深遠的器物就是青花瓷。

 

元代青花瓷以二元配方之瓷土製作胎體,表面用鈷料繪畫紋飾,罩上透明釉後高溫燒製成器。當時除了改良胎土之外,也調整了釉料的配方,釉色呈現白中帶青、肥厚潤澤的質感,紋飾則由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色澤濃豔靚麗。

 

例如圖五為元代的青花雙龍趕珠紋蓋罐,此器出土於景德鎮珠山地區,造型呈圓口鼓腹之狀,罐口有蓋扣合,表面繪畫雲龍紋,紋飾深藍靚麗,並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點,正是蘇麻離青料的特色。

 

宋元時期的景德鎮窯,憑藉著青白瓷、卵白釉瓷及青花瓷等藝術精品,獲得舉世聞名的瓷都地位,它的崛起與發展為明清陶瓷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明年的專欄即配合此一脈絡規劃新的專題,歡迎讀者繼續批評指教。

元代.青花雙龍趕珠紋蓋罐 元代青花瓷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紋飾,色澤濃豔,並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點。(圖五) 圖片來源:《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4江西》,圖134。元代.青花雙龍趕珠紋蓋罐 元代青花瓷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紋飾,色澤濃豔,並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點。(圖五) 圖片來源:《中國出土瓷器全集14江西》,圖134。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