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博物館上世紀九十年代入藏了一件十分精美的玉帶鉤,此件帶鉤工藝精湛、體量較大、紋飾華麗繁複可謂是歷代帶鉤中難得一見的精品。然而作為一件長期流失海外,並多次易主的文物,其出土的背景資訊如今難覓其蹤,本文筆者即針對此件館藏文物進行全面的分析,探討其型式特徵並將其同已知的出土實物綜合對比以確定其地域屬性,並系統梳理從上世紀中葉至今此件文物的流傳序列。
一、最早發現的玉帶鉤
目前在我國境內出土的最早帶鉤約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其中以良渚文化中發現的玉帶鉤最為典型,就目前情況而言學界公認的良渚玉帶鉤共計10件 。這些有鉤的玉質器物大多出土於墓主人的腰部,且一墓一器,同時它們的形態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帶鉤的使用需求,因此被認定為中國最早的玉帶鉤(圖1)。
良渚文化中出現的玉帶鉤雖然從數量上來看發現較少,但是如果綜合考量墓葬形制大小,以及伴隨帶鉤出土的其他玉器種類,則不難發現玉帶鉤是陪葬品中鮮有的一類玉器,並且有陪葬玉帶鉤的墓葬相較沒有發現玉帶鉤的墓葬等級較高。以良渚反山、瑤山發現的墓葬為例,可以清楚的證明以上觀點。
反山發現的九座墓葬之中M14、M16及M20三座墓葬中發現玉帶鉤,這三座墓坑長度在3.5米至4米之間,遠超過其餘的六座。此外這三座墓葬陪葬玉器品種為25~33種,其餘六座種類為十幾至二十三種之間 。同樣的情況在瑤山亦是如此,共發掘的十二座墓葬中僅M7出土玉帶鉤,M7中出土玉器種類12種為所有墓葬中最多,且玉琮數量為17個,也遠遠高於其他墓葬 。可見玉質的帶鉤在良渚時期並不是必須的服飾配件,僅有少數等級很高的階層才得以使用。
二、帶鉤及其歷史傳承
雖然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玉質的帶鉤,但是這樣的史前帶鉤在後世的發展中並沒有得到繼承,帶鉤的再次出現則是在春秋中期 ,這兩者在發展的連續性上出現了兩千餘年的斷層,同時考量二者形制和使用方式的特點,能夠發現它們之間存在明顯的差別。首先從形制來看,東周開始流行的帶鉤有鉤鈕、鈕柱這些部件,是其使用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觀良渚玉帶鉤上則完全不存在鉤鈕、鈕柱的雛形(圖2)。
其次,東周及兩漢的玉帶鉤,勾首部分朝向使用者外部,精美的紋飾一般和勾首出現在同側(圖3);而良渚玉帶鉤的勾首反面出現紋飾,則說明其在使用之時,勾首朝向使用者內部。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春秋時期的帶鉤是以全新的姿態回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並不是在新石器時期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的。但在春秋中期之後帶鉤則經過千餘年的歷史,逐漸演變成分佈廣泛並集文化、藝術為一身的重要文物。
震旦博物館收藏的獸首玉帶鉤以其精湛的工藝,巧妙的設計是東周至漢代玉帶鉤中難得一見的精品,下一期我們將就中國古代帶鉤的功能及此件獸首玉帶鉤的造型紋飾進行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