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 青花芙蓉紋玉壺春瓶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3年 12月 No.629
明永樂 青花芙蓉紋玉壺春瓶明永樂 青花芙蓉紋玉壺春瓶 高32.7 公分/震旦博物館提供

永樂時期青花瓷器的造形比前朝豐富,除了受外來文物影響而增加的新形制之外,傳統器類在造形上也有自體性的特色,如本期所要欣賞的玉壺春瓶即是其中一例。

此器的瓶口外敞,頸部長而收束,肩部斜溜,腹部朝下鼓出如梨的形狀,器底具有圈足,足底外撇與喇叭形的瓶口上下呼應,瓶身表面布滿青花紋飾,青花顏色深濃如藍寶石,並有自然凝聚的黑疵斑點。

玉壺春瓶的頸部以蕉葉紋分為上下二段,分別繪畫一圈串枝蓮花紋。肩部環繞垂覆式的花卉紋樣,腹部以纏枝芙蓉為主紋,體型較大的花朵分成上下兩排交錯排列,彼此之間用傾斜彎曲的枝條相連,瓶腹下方以仰式花卉紋為襯底,足牆勾勒回紋。

將此件玉壺春瓶與洪武時期製器互相比較,可以發現二者在瓶口、頸部、腹部及足部的寬窄變化並不一樣,永樂瓶的斜敞口、窄頸、圓腹及撇足,組合出渾圓秀麗、亭亭玉立的美感,是從傳統形制中改變的特色。

類似的器物亦可見於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中,提供讀者鑑賞的參考。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4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特展 —以生命真實頓悟 織就驚人夢幻場景

「我們其實都被一條隱形的線串聯著!」身為目前最知名的日本女性藝術家之一,塩田千春在談及創作由來時表示,只要生活在社會當中,我們就會與某個人有所連結,「因此我希望能引領觀眾去思考『我是誰』以及『究竟什麼才是存在』這樣的問題。」

震旦美術館迎新送舊雙展齊開—「輿圖」與「林深不知」

2024甲辰年歲末過渡到2025年,震旦美術館推出兩檔當代藝術展「廖淵個展:輿圖」和「金陽平:林深不知」,迎新送舊,作為正式更名為震旦美術館的兩檔新展,既是與觀眾們一同歡送2024年,也是一起迎接嶄新的2025年。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題① 元代青花形紋設計概論

古代陶瓷注重美感的呈現,長久以來發展出印花、刻花、塑貼、繪畫及釉彩等裝飾技法。到了元代,青花瓷以筆繪紋飾為主,部分器物加上模印、線刻、塑貼等工藝,形成豐富的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