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

圖.文/震旦博物館
2023年 10月 No.627
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
2023年9月,由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指導,上海市華僑收藏協會主辦,上海春華百合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大吉中華—迎國慶上海僑界收藏宋元時代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於9月23日至10月22日,在震旦博物館A2館舉行。展覽被分為「茶禪一味、士人文化、民俗風情、效法百工和標本拾遺」五大主題,展演吉州窯所具有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展示上海僑界收藏的風采。

吉州窯窯址位於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鎮,因隋至宋屬吉州,故稱吉州窯,又稱永和窯。其創燒於晚唐,興盛於南宋,明代停燒,是宋代南方的一個大民窯。時有北磁州,南吉州之說。吉州窯品種繁多,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醬釉瓷、黃釉瓷、綠釉瓷、白瓷及白地黑花瓷等。器物多為碗、盞、罐、瓶、枕、盒等日用瓷。吉州窯的瓷胎粗松,胎質基本上有米黃色、土紅色和灰白色,偶見黑青色。吉州窯黑瓷獨具特色,鷓鴣斑(圖一)、兔毫紋(圖二)是當時極為名貴的品種,玳瑁釉(圖三)是吉州窯的主要品種之一,木葉貼花(圖四),剪紙貼花(圖五)及灑釉(圖六)是吉州窯的獨創工藝,堪稱一絕,彩繪奔鹿獨樹一幟(圖七)。吉州窯的主要裝飾紋樣有花卉、龍、鸞鳳、鴛鴦、奔鹿、雙蝶、梅、蘭、竹、菊,以及吉祥文字組成的圖案。

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南宋.黑釉斑彩盞(圖一)。南宋.窯變兔毫盞(圖二)。
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南宋.玳瑁釉菊花形盞(圖三)。南宋.桑葉盞(圖四)。
 
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南宋.剪紙貼花團鳳紋盞(圖五)。南宋.黑釉灑彩盞(圖六)。
黑釉瓷是吉州窯最為有名,最具有代表的,也是產量最大、品種最豐富、裝飾工藝最具地方特色的產品。創燒於北宋,盛行於南宋,並延續到元代。利用天然黑色原料,透過獨特的製作技巧而燒造的顏色釉。除純黑色釉面裝飾外,還產生了剔花、彩繪、斑彩與窯變,剪紙貼花、木葉貼花等工藝(圖八至十),變化萬千,獨具匠心。黑釉茶盞是吉州窯的大宗產品,這一品種的大量燒制,與宋代盛行的飲茶文化密切相關。
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南宋.彩繪開光奔鹿紋長勁瓶(圖七)。南宋.黑釉加飾一枝梅與桃花紋梅瓶(圖八)。


 
吉州窯深受禪宗文化、士人文化、世俗文化的影響,其中,鷓鴣斑、兔毫紋、玳瑁釉、虎皮紋等名貴瓷器更是成為宮廷和上層社會流行的奢侈品。宋代士人文化興起,士人對書畫藝術的熱愛和推崇,吉州窯瓷器上所見的折枝梅花、月影梅、海棠啼鶯、竹外桃花、蓮池鴛鴦等圖案,充分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同時也吸收同時代各窯的特點,是一個相容並蓄、博採眾長的窯場,借鑒定窯、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湖田窯等窯口的獨特工藝,豐富了自己的產品類別。此次展覽共展示了138件吉州窯瓷器完整件和168件吉州窯瓷器標本,幾乎涵蓋了宋元時代吉州窯的所有產品,個別標本是未見完整器的展品,為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大吉中華 —吉州窯瓷器暨標本展釉繪仿剔犀如意雲紋瓶(圖九)。釉繪仿剔犀如意雲紋盞(圖十)。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9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➂ 元代青花直口大罐的設計

「大罐」泛指體型碩大的瓷罐,為元代青花瓷裡頗富特色的品類之一,原本罐口配有蓋子,應該稱為「蓋罐」,但是因為大部分的器蓋都已經遺失了,所以依照罐體的尺寸稱之為大罐。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商代玉器

震旦博物館出版玉器發展史系列叢書——《商代玉器》,圖錄共收錄商代玉器二百餘件,以震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其他收藏者的藏品為主。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花牡丹龍紋罐

元代青花主要生產於景德鎮,胎釉品質和燒窯工藝比早期進步,因為使用國外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紋飾,顏色深濃如藍寶石即成為它的特色,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大罐正是典型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