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外銷瓷專題➂ 宋代外銷瓷

文/吳棠海.圖/震旦博物館
2023年 9月 No.626
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外銷瓷專題➂ 宋代外銷瓷北宋~金.白釉黑花牡丹紋瓶此器為日本五島美術館藏品,造形、紋飾及製作工法都屬於中國磁州窯的典型風格。(圖一)
圖片來源:《世界陶磁全集12宋》,頁125,圖119。
宋代經濟繁榮,工商業發達,朝廷明白「市舶之利」最為豐厚,積極擴大對外貿易,由於陸上絲綢之路已被切斷,轉而全力拓展海上經濟貿易,利潤超高的陶瓷器即成為主要的外銷商品。

考古資料顯示,東洋和南洋是宋代外銷瓷的重要市場,產品包含龍泉窯、景德鎮窯、耀州窯、吉州窯、建陽窯、漳州窯、磁州窯,以及南方沿海窯口生產的青瓷、青白瓷及黑釉瓷等等,本文選取五種器類介紹宋代外銷瓷的特色。

一、磁州窯白釉黑花瓷瓶

磁州窯創燒於北宋,窯址位於河北省磁縣觀台鎮,是宋元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北方民間窯場,產品種類豐富,裝飾技法多元,不僅供應內地所需,也循海路銷售國外。

例如圖一為日本五島美術館收藏的白釉黑花牡丹紋瓶,此器的瓶口外折,頸部短直,肩部向下傾斜,腹部深長且上寬下窄,瓶口和頸部留白,腹壁則以黑色紋樣裝飾。

從釉色和器面痕跡推斷,此器表面先塗化妝土後施黑釉,畫上花紋,剔掉花紋以外的黑釉,再於露出的化妝土部分施透明釉,高溫燒製,產生白地與黑釉對比的剔花圖案,無論造形、紋飾、釉色及製作工法都與磁州窯產品相同。

類似的白地黑花瓷片亦曾出土於日本京都市伏見區竹田田中宮町鳥羽離宮遺址,是磁州窯產品外銷東洋的例證。

二、龍泉窯雙魚紋盤

龍泉窯位於浙江省處州龍泉縣,創燒於北宋,盛於南宋至明初,是南方最重要的青瓷生產中心,造形精巧,釉色蒼翠如玉,裝飾手法活潑,大量產品銷售海外,成為當時的外銷主力。

例如圖二為南宋~元代的龍泉窯雙魚紋盤,此器出土於日本京都市下京區常葉町,盤口往外翻折,器壁傾斜收窄,盤腹略淺,底下具有圈足,表面施青釉,盤心處有貼花雙魚紋為飾。

從工藝的角度來看,此器用模印法製作雙魚,貼於胎體上面,再施青釉,經高溫燒製而成,釉色粉青,厚而潤澤,穩重高雅的風格與浙江龍泉窯產品一致,屬於宋末元初龍泉窯的外銷瓷之一。
 

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外銷瓷專題➂ 宋代外銷瓷南宋~元.龍泉窯雙魚紋盤
此器出土於日本京都,風格與浙江龍泉窯產品一致,為宋末元初龍泉窯的外銷商品。(圖二)
圖片來源:《日本出土的中國陶瓷12》,圖53。

三、建陽窯黑釉碗

建陽窯的窯址位於福建省建陽縣,大約創燒於唐代,以青瓷為主,到了宋代開始興盛,大量生產黑釉瓷器,供應國內與國外的需要。

例如圖三為南宋時期的建陽窯黑釉碗,此器為「新安沈船」出水文物,碗口略直,器壁傾斜收窄,碗腹較深,器形內斂,底下具有圈足,表面施黑釉,內部滿釉,外壁施釉不及底,流釉頓住處向外突出。

碗的胎體顏色暗黑,質感堅硬厚重,表面釉層厚且流動性大,無論胎釉質地或形制特徵都屬於建陽窯的典型風格,是宋末元初的外銷瓷例證。而新安沈船出水黑釉瓷器上千件,除了建陽窯之外,還有江西、河北等窯口的產品,可見當時黑釉瓷器的外銷狀況。
 

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外銷瓷專題➂ 宋代外銷瓷南宋.建陽窯黑釉碗
此件「新安沈船」出水的黑釉碗,與建陽窯產品一致,是宋末元初建陽窯的外銷商品。(圖三)
圖片來源:《新安海底文物》,圖225。

四、西村窯青白釉刻花鳳首壺

隨著海上陶瓷之路的興盛,廣州、明州、杭州及泉州等地相繼成為對外通商的口岸,為了省卻內地產品送到港口所耗費的運輸成本,在港口附近設立窯場、燒造陶瓷蔚為一股風氣,西村窯即是其中一處窯口。

西村窯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北,大約創燒於唐代,盛於五代和北宋,是北宋年間以生產外銷瓷為主的民間窯場,產品包含青白瓷、青瓷及黑釉等器物,尤其以青白瓷最著名。

例如圖四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西村窯青白釉刻花鳳首壺,此器的頂端做成鳳首狀,頭冠豎立為花形壺口,頸部上窄下寬,以平行稜紋為飾,腹部圓鼓,表面雕刻纏枝花卉與蓮瓣紋,底下具有圈足。

此器的胎質堅硬,呈色灰白,釉色白中泛青,特殊的造形並非中國本地所用之物,但是在南洋各地都有類似的器物出土,是專門為東南亞地區所生產的外銷品類。
 

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外銷瓷專題➂ 宋代外銷瓷宋代.西村窯青白釉刻花鳳首壺
此器造形特殊,在南洋各地都有類似器物出土,是由西村窯生產、外銷南洋的品類。(圖四)
圖片來源:《故宮陶瓷館.上編》,頁226,圖160。

五、龍泉窯系青瓷碗

龍泉窯產品是宋代的出口大宗,南方重要窯口紛紛仿製龍泉窯的青瓷,如廣東西村窯、潮州窯、福建同安窯及安溪窯等地,都大量燒製青瓷銷售海外。

例如圖五為南宋時期的青瓷碗,此器由「華光礁一號」沈船遺址出水,碗口外敞,器壁傾斜收窄,碗腹略深,圈足較小,胎土灰白,表面陰刻花紋,並施青釉,釉層薄而灰青,釉面少流動。

此類小型青瓷器皿由浙江龍泉窯及中國沿海各窯口所生產,在南洋地區發現很多,是南洋諸國都很喜愛的品類。
 

古器物學講座——中國外銷瓷專題➂ 宋代外銷瓷南宋.青瓷碗
此類小型青瓷碗由浙江龍泉窯及中國沿海窯口所生產,是南洋諸國都很喜愛的器物。(圖五)
圖片來源:《西沙水下考古 1998-1999》頁118,圖6-74 B型(99XSHGW1:0501)。
宋代陶瓷大量銷售海外,除了內地窯場之外,也帶動沿港設窯的風氣,這些專做外銷的窯口產品國內甚為少見,形成以外銷為導向的生產模式。下期將以元代為題,介紹元代外銷瓷的特色。

 

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嗎?

震旦集團 AURORA GROUP
瀏覽人次:16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顧客服務專線
0809-068-588,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認識元青花瓷專題——形紋設計➂ 元代青花直口大罐的設計

「大罐」泛指體型碩大的瓷罐,為元代青花瓷裡頗富特色的品類之一,原本罐口配有蓋子,應該稱為「蓋罐」,但是因為大部分的器蓋都已經遺失了,所以依照罐體的尺寸稱之為大罐。

震旦博物館出版叢書介紹—商代玉器

震旦博物館出版玉器發展史系列叢書——《商代玉器》,圖錄共收錄商代玉器二百餘件,以震旦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山西博物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以及其他收藏者的藏品為主。

館藏精粹賞析—元 青花牡丹龍紋罐

元代青花主要生產於景德鎮,胎釉品質和燒窯工藝比早期進步,因為使用國外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畫紋飾,顏色深濃如藍寶石即成為它的特色,本期所要賞析的青花大罐正是典型器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