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器執壺的本體近似玉壺春瓶,敞口、束頸、溜肩、墜腹,腹底具有圈足,器身一側安裝彎曲的長流,流管和頸部之間用雲形板相連,另外一側附加綬帶形曲柄,柄上突出一個小圓繫。
執壺表面布滿紋飾,頸部豎立蕉葉紋,窄長的葉片前後錯置為雙層紋樣。肩部繪畫串枝牡丹,二枚花朵對稱分布,花莖彼此相連。壺腹以纏枝牡丹為主紋,枝葉廻旋曲繞,互有交疊。足牆勾勒單線方轉的回紋,兩兩一組,反向連接。壺流處的串枝花卉,由下往上蔓生,雲形板上塗覆鈷藍,壺柄上面排列各種折枝花朵。
所有紋飾以較小的筆觸繪畫,利用外深內淺、筆觸留白的技法,產生或濃或淡的色差,突顯花瓣形狀與葉脈紋理。細長的花莖圓轉柔和,分岔的枝葉勾轉靈巧,畫面生動活潑、輕快自然。
類似的設計亦可見於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青花執壺上,提供讀者鑑賞的參考。
壺腹上的花鳥是此器的主紋,花卉的枝幹呈「ㄣ」字形,花朵和葉片分布於左右兩側,一雙鳥兒立於中間,左邊鳥兒背對觀者,挺身直立,轉首向左觀望,右邊鳥兒俯身向下,延頸探尋前方,不對稱的形態可以營造活潑自然的情境,而周邊的留白則呈現清新雅致的繪畫風格。
類似的器形紋飾亦可見於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的明永樂青花花鳥紋水注上,提供讀者鑑賞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