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貌除了是外在的記憶點外,還是內在臟腑能量向外傳達的結果,如:內在情緒、生活作息,甚至五臟氣行的強弱虛實,會反射在身形或是走路姿態上,所以看待外在形體的強弱胖瘦,並不能只視為單純的體態而已,這是臟腑堅脆盛衰的表現、內在陰陽平衡的狀態。
人常常會因慣性而忽略了對身心的觀察、被忙碌消磨了原有的細膩感知。不過這些在進入瑜伽練習後,似乎開始變得清楚,每當停駐在體位時,身心的反應就像無聲的話語般,那個藏於內的你,正處於何種位置上。
記得那是一堂75分鐘的課。在經過十幾個瑜伽體位的串聯後,努力隨著口令前進的他,汗水逐漸浸濕了身體,身材偏瘦、肌肉並不是那麼緊實、甚至身形還顯得些微佝僂,我在心中打量著他應該是個脾胃較虛弱的人。當來到前彎的停留時,他的下胸椎呈現彎曲的幅度,這是因為胃部能量虛弱,限縮了椎節開展,近身調整他的動作時,滿是汗水的手心、末梢冰涼的觸感,種種的反射狀態更證實了我的判斷。在他身上,我看見了內在脾胃想說的話。
改善腰椎下塌所引起的腰痠背痛
• 需改善的問題點
腰部是腎氣表現的部位,出現無力的狀態應該是腎氣偏弱,無法支撐本就需承載身體重力的任務,腰椎只好以下塌的型態來因應壓力。但如果還常感到腰部疼痛和痠脹,說明腰部也存在了濕寒氣的停駐。濕和寒都容易讓肌肉呈現緊縮,減慢血液循環的流暢度,腰部當然經常感到不舒服,甚至在姿勢的轉換上,也會因腰部緊繃而動作變得緩慢。
• 經絡瑜伽帶來的療癒
瑜伽序列的安排是以腰部和腿部內側腎經為主。首先腰部平行騰空於地面,藉由對抗地心引力下拉的力量,刺激腰部的氣行流動,而此時相對應的核心肌群,也形成了內收縮的狀態,這樣可以刺激位於腰部兩側膀胱經的腎俞穴和志室穴,幫助腎氣上揚,然後再用大腿與小腿呈現的彎曲度,拉動靠近地板處, 腿內側下緣線的腎經,停留時,腳跟得保持勾緊,這樣除了腎經以外,也能深層的刺激足弓處的湧泉穴和內踝尖旁的太谿穴。
海豚式
- 兩手心貼地於肩下,兩腳膝蓋跪地,大腿垂直地面,先來到貓式的位置上。
- 將兩手肘下壓貼地,手肘維持在肩的正下方,兩手指尖朝向正前。
- 感覺肚臍向後背收縮,臀部微微內收,兩膝伸直離地。
- 停留5個呼吸。
- 停留時,手肘向著地板,有向下推的力量,大腿內側試著向內夾縮。

改善下身水液失調所造成的梨型身形
• 需改善的問題點
水本是向下流瀉的,透過腎陽的力量加上肺氣的幫助,才能順利構成上下的水液循環。腎氣一旦變弱,水液少了向上推動的助力,水液的沉積就會造成內側經絡和外在膽經的阻滯,血液循環也跟著變緩,廢物排動不了,只好堆積下來,因此臀部兩側的贅肉變多。外緣是寒濕氣容易侵襲的部位,所以這裡的溫度總是偏低,導致下身形成了梨型的樣態。
• 經絡瑜伽帶來的療癒
此處瑜伽序列的設計是希望牽動內側腎經,改善腎氣偏弱所引起的水液流動不良。同時活化膽經的氣血,提升身側的溫度,幫助代謝掉沉積下來的多餘廢物。而膽經循行於身側、臀部和大腿外側,也剛好連接了腰部,以這些方式療癒不僅能改變身形,連下背痛也能得到緩解。
變形束角式(前彎)
- 坐姿,兩腳向內彎折,腳底貼合,來到蝴蝶式。
- 兩腳底保持貼合,向前方推出,讓大腿和小腿的角度呈菱形。
- 兩手放於膝蓋上方,椎節向上拉長,臀部保持微縮,身體再向前彎。
- 停留時,兩側膝蓋向下沉,感覺來到地板。
- 停留5個呼吸。

本文出自:《養氣經絡瑜伽》積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