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部分人資來說,例行性的薪酬作業及出勤管理,所耗費的時間及精力,無疑是一大挑戰。若企業能導入一套完善的薪資系統,不僅能大幅減少行政作業時間,還能確保薪資計算的準確與合規。因此,在數位轉型加速的時代,如何選擇與企業需求最匹配的薪資系統,成為人資及用人主管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次震旦雲邀請到資深人資-郭力行顧問進行專訪,並整理出薪資系統的5大評估重點,協助人資夥伴快速挑選最佳解決方案!
![薪資系統懶人包|薪資管理5大重點一次看 薪資系統懶人包|薪資管理5大重點一次看]()
![薪資系統懶人包|薪資管理5大重點一次看 薪資系統懶人包|薪資管理5大重點一次看]()
薪資系統誤區1:勞健保費率
部分企業在未導入薪資計算系統前,會採人工紙本或Excel表計算薪資,如員工數量較少確實Excel即可應付,但基於法令面,勞健保費率或加班費率一有更動,Excel公式就得調整,人資稍不留意就可能計算錯誤,而雲端薪資計算系統通常會因應法令隨時更新,無論是勞健保或加班費皆會自動代入最新費率,讓結薪日不再是苦難日!
本次震旦雲邀請到資深人資-郭力行顧問進行專訪,並整理出薪資系統的5大評估重點,協助人資夥伴快速挑選最佳解決方案!

如何選擇適合的薪資系統?
通常薪資系統是建構在勞基法之上來設計架構,因此容易遇到系統的原始設定雖符合法令,卻在實際使用後發現不符合產業實務面的狀況,因此建議不要將薪資系統視為單一功能的標準品來採購,除了須衡量價格外,以下5點也是評估重點:1. 系統彈性與客製化能力
建議應挑選提供客製化參數設定的系統商。在許多案例中,常見企業已經花大錢購入系統,卻抱怨系統不符合公司管理制度的狀況,其實不是系統無法支援公司實務,而是系統商無足夠彈性與客製化能力,能夠協助企業設定個別參數,導致衍生「系統不好用」的誤解。2. 供應商的服務量能
系統供應商需要具備足夠人力協助支援導入前置作業,常遇到在導入期間需要評估公司計薪制度是否與系統相符,這時需要有具備法律及實務經驗的顧問一同與導入師釐清企業需求,以避免導入後發生需求及產品不相容的問題。
3. 系統操作的友善度
選擇薪資系統時,也應考量介面友善度及操作是否直覺,從而減少學習成本,也需確認系統商之資料庫結構能否支援員工人數,以及最大支援量能為何,以因應未來公司人數擴編的情況發生。4. 管理報表相容性
薪資系統應具備完整的管理報表功能,並能依據企業需求產出不同類型的薪資與人事報表,以利數據化管理。此外,系統應支援企業薪資計算的特殊需求,例如全勤獎金、加班費等自訂規則。5. 法規自動更新
系統需因應法令自動調整更新,無論是新制工時、排班、計薪、勞健保費率等,皆需符合最新制度規範,避免結算薪資使用到舊制費率導致觸犯法律。使用薪資系統時,有哪些該注意的事項?
1. 對於人員的定義
雇主時常對於員工的分類及定義有不同的見解,但以勞基法的角度,無論薪酬給付或排班方式有何不同,皆以「勞工」一詞定義,而系統的原始設定也會以此為基準。因此導入前應審查系統商,是否能夠依照企業需求設計個別模組,使企業能以最直覺的方式使用系統。2. 全勤獎金的規則
各家企業對於全勤獎金的定義不盡相同,在與勞工簽訂勞動契約時,也有不同的約定項目,因此在導入系統前,應確定系統商之薪資計算系統,是否能因應企業設定條件,調整參數或客製化專屬模組。3. 非經常性人員的薪資發給
企業除了需支付公司內一般職員的固定薪資外,也會有個別需求,例如講師費用、清潔員一次性費用等。發給非經常性人員薪資時,不知道該歸類至何項系統項目,此時就得與系統商確認薪資管理系統設定方式,以快速計算正確薪資。採用薪資管理系統前,最容易出錯的3大地雷!
薪資系統誤區1:勞健保費率
薪資系統誤區2:加班費率
薪資系統誤區3:薪資單製作
部分企業在未導入薪資計算系統前,會採人工紙本或Excel表計算薪資,如員工數量較少確實Excel即可應付,但基於法令面,勞健保費率或加班費率一有更動,Excel公式就得調整,人資稍不留意就可能計算錯誤,而雲端薪資計算系統通常會因應法令隨時更新,無論是勞健保或加班費皆會自動代入最新費率,讓結薪日不再是苦難日!
如果企業內部HR人力不足,需要找顧問公司幫忙代算薪水嗎?
答案是「強力推薦」!當企業內部HR人力不足,人員更應著重在人才發展、人才培育及績效管理作業上,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薪資計算等行政作業。當公司尋求顧問公司幫忙代算薪水,有以下3大好處:
1. 享法令及實務雙重保障
依勞基法規定,因應勞動檢查需備齊相關資料並保存5年,顧問團隊能隨時關注薪資相關法規之更新,並瞭解大環境產業之變動,搭配薪資系統使用,可以讓企業無論在法令面或實務面皆能兼顧。
延伸閱讀:新創團隊小心!勞檢3大重點文件需保存5年
2. 助企業發展SOP流程規劃
尋求顧問代算薪水,除了能夠協助代算薪水外,同時也是在重新整頓公司的管理制度及流程規劃,由專業顧問制訂薪資發放SOP,待日後企業人資足夠時,也可以將其流程無痛接管續用。
3. 符合薪資效益
以中小企業來說人資平均需花費5-7天的時間來結算薪水,HR如果花一樣的時間來進行人才管理、績效管理等企業長期發展,對於雇主來說是相對符合薪資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