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 期文章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石滋宜談經營之道——從儒家觀點談君子領導風範

以文化來經營與領導,唯有組織文化的塑造才能一勞永逸,這是領導君子的風範。

企業文化是組織內成員所共同默認的價值觀,也是思考及行為的規範體系。企業文化是看不見卻是最重要的經營資源。而價值觀是一群人堅信的共同目標、信仰、理想和目的。規範則是塑造和影響那一群人合乎價值觀的行為和態度。

企業(組織)文化」早被全世界公認為,經營任何事業最高層次且最有效的經營管理模式。西方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企業的興起,管理模式由人管人,逐漸進化到所謂的科學管理。在十九世紀未,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的管理模式為非人性化的作法,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開始了較合乎人性的管理,也使日本的生產力逐漸趕上了歐美,日本低廉物美的產品也取代了歐美產品。

這使得歐美管理專家開始研究日本企業快速興起的原因,才發現日本各企業皆塑造起他們的企業核心價值,也都有其「社訓」,日本以「企業風土」稱之。除此,美國具競爭力的企業,也紛紛下工夫探究其原因,發現「企業文化」是企業活力的泉源,企業員工具有凝聚力才能使企業永續經營,事實上「企業風土」與「企業文化」兩者雖名稱不同,但其內涵卻是相同的東西。

到了八十年代,1982年Thomas J. Peters《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書的出版,使得全世界的企業經營者,開始重視「企業文化」,1987年當時SAS航空公司總經理Jan Carlzon的著作《關鍵時刻》(Moments of truth)更呈現出企業文化的力量。事實上,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在西方只是半世紀前的事,但我發現在2500多年前,孔子早已發現「企業(組織)文化」為經營國家或任何組織最重要的東西。雖然孔子沒有用「企業(組織)文化」這樣的字眼,但其內涵談的正是我們現在所談的「企業(組織)文化」。

事實上,所有問題的根源就在於人,人品的提高是唯一解決之道,而人品的提高就是要用文化來治理。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企業治理與國家治理是相通的,如果我們將它看成是企業治理,就可以這樣解釋,以規章來教導,以制度來管束,同仁會為了避免犯錯受罰而服從,但卻不知動腦筋,也不會有真正為顧客服務的心,更容易為了個人利益誤入歧途。但若能以禮樂來教化,以文化來約束,同仁會產生凝聚力與熱情,他們更會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這不就是塑造環境,使人人認同價值觀,使大家養成習慣,於是文化便形成了。

企業文化是共識,共有的價值觀,但並非一言堂,正如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第十三)。所以,企業想要永續經營,就一定要是一群君子,大家懂得互相尊重,不同的專長,不同的見解,在共同目標上獲得共識,具相同的使命感而願意全力以赴。

舉例來說,2010年底日本航空面臨破產,日本政府請京都陶瓷創辦人稻盛和夫(INAMORI KAZUO)無論如何都要接任會長,稻盛和夫第一次跟日航高階主管們談話,他很直接的說,過去我最討厭日航(JAL),我都搭乘全日空(ANA),這是因為我覺得日航充滿了官僚文化!就有日航高階主管生氣的問什麼是官僚?稻盛說,就是你們傲慢與不認錯的態度。在這個時期,稻盛是以很嚴厲的態度來批評,因為當一個企業面臨混亂與虧損很厲害的時候,領導者確實需要行使霸道,使大家認清事實。如此經過六個月調教,日航整個文化就改變了,短短一年即轉虧為盈,到2012年三月創造出過去沒有過的2049億日圓高利潤。這是誰做到的?正是留在日航的原班人馬,所以文化的改變與塑造並不困難,就看領導者的決心,以及全體同仁的覺醒,大家樂於追求共同的目標。

我一直認為經營企業,企業內部的問題比外部環境更要重視,因此塑造起同仁樂於學習與願意改變的企業文化,才能在全球快速改變的環境下快活的永續經營。

 

石滋宜

台灣南投人,1937年生,東京大學工學博士。1982年受台灣政府邀請,從GE加拿大公司去職返台,導入變革工程(Reengineering)等先進觀念。 20餘年,奔走於世界各地,被喻為「競爭力之師」、「台灣自動化之父」。現任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我們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輸入驗證碼
TOP
在線客服
客服時間
周一~周五 08:30~18:00
0809-068-588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