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勞動節,是台灣的法定假日之一,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這一天為受雇勞工的國定假日,雇主應予放假並支付薪資。不過,並非所有行業與職務類別都適用勞動節的休假規範,勞動節放假誰適用?加班補休怎麼計算?震旦雲帶您一次看懂2025年勞動節放假規定,協助勞工與企業同步掌握權益。
 

勞動節放假誰符合資格?哪些職業不適用?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凡受僱於企業、公司行號等適用該法的勞工,5月1日皆享有勞動節放假權益,詳細職業類別包含:農、林、漁、牧、礦、土石採取、製造、營造、水電、煤氣業,運輸、倉儲、通信、大眾傳播業,以及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其它事業,雇主須依法給予休假,若需出勤則得提供加班費或補休,以保障勞工權益。

而未享有勞動節放假權益之企業,包含外國機構、餐飲、醫療、家事服務業等,可以至勞動部指定適用勞基法現況確認是否適用。

資料來源:勞動法律查詢系統-勞動基準法

 

 

勞動節出勤怎麼算薪資?補假規則是什麼?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4條,勞動節當日若需加班,可採以下2種計薪方式:
 

勞動節加班規則1:給付雙倍工資

若當日出勤為8小時內,應給付雙倍薪資(日薪×2),即當天薪資額外加發1日工資。例如,若月薪為33,000元,則日薪為1,100元(33,000÷30),出勤8小時內應支付2,200元。

若勞動節當日有出勤超過8小時的加班情況,除當日薪資以外需另外加上加班費(每小時工資×1.34或1.67)。

當日工作第9至10小時:每小時工資×1.34倍。
當日工作第11至12小時:每小時工資×1.67倍。

舉例:若月薪同為33,000元,換算每小時工資為140元(33,000÷30÷8),第9至10小時加班費為188元/小時,第11至12小時加班費則為234元/小時。
 

勞動節加班規則2:安排補休

勞工可與雇主協商選擇適當的補假日期,若適逢休息日或例假日,則須另擇工作日補休。若未補休,雇主須依法支付加班費。

參考資料來源:勞動部-5月1日「勞動節」休(補)假相關疑義問答

 

 

月薪vs時薪:勞動節薪資計算方式大不相同?

無論是月薪制還是時薪制,勞工於勞動節當日出勤皆須支付雙倍工資。差別在於若月薪制人員出勤時數小於8小時,也會給付完整日薪,而時薪制則是按照出勤時數計算。

 

 

雇主不給放勞動節或是拒發薪資,怎麼辦?

如上述,勞工於勞動節出勤,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計給加班費。若企業違反相關規定,勞工可以備妥出勤紀錄等相關證據,向所在地之勞工行政主管機關或撥打1955勞工諮詢申訴專線,建議無論是雇主或勞工皆應定期關注勞動部公告,以維護雙方權益。

 

 

人資系統推薦震旦雲|法令自動更新,合法又合規!

面對法令不斷更新與加班管理需求,企業需要一套兼具「合法合規」與「高效率」的薪資系統。震旦雲雲端人資系統除了提供彈性排班、出缺勤管理及加班津貼設定以外,系統亦提供法令自動更新功能,不再擔心誤用舊制。立即洽詢(02) 8729-7066或於下方留言,將由專人協助企業規劃合適的解決方案,提升人事管理效率!

我要留言

歡迎您留下聯絡資訊,或撥打客服專線:02-8729-7066,將由專人與您聯繫。

線上客服
TOP